福州大学城附近服务场所,大学城周边便利服务点
来福州上大学的朋友,大概都对大学城这片区域又爱又“恨”。爱的是这里青春洋溢的氛围,“恨”的是刚来时总摸不清哪儿能解决生活里那些琐碎事儿。其实住久了你会发现,大学城周边藏着不少贴心服务点,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生活各个角落。
先说吃饭这事儿。学生公寓楼下那些小吃摊固然方便,但想正经改善伙食,或者请室友搓一顿,还得往学生街后头那片商业区走。那几家川菜馆的老板都成精了,看见学生进门自动推荐特价菜。有家叫“老灶房”的,水煮肉片做得特别地道,关键是人均叁十块就能吃得挺像样。
生活杂事不用愁
买日用品的去处就更多了。联心家园小区门口那家综合超市,别看门面不大,从晾衣架到电饭煲应有尽有。老板娘记性特别好,去两回就能记住你常买什么。有次我急着买台灯,她直接从柜台底下拿出新款:“这个护眼的,你们学生用最合适。”后来才知道,她儿子也在附近读书,特别懂学生需要什么。
修手机、配钥匙这类服务点,通常藏在沿街店铺不太起眼的位置。美岐楼拐角那个维修摊,张师傅修了十几年手机,拆机速度比解纽扣还快。有回我手机进水开不了机,他一边擦主板一边念叨:“你们学生啊,以后记得手机别放洗手池边上。”修好才收五十,比官方售后便宜多了。
快递网点更是遍布每个路口。菜鸟驿站的李姐已经练就了特殊技能——能记住整栋楼学生的取件习惯。她总在傍晚把快递按楼层重新整理:“这样你们下课顺路就拿走了,不用排队找。”有次我网购一箱洗衣液,她特意发消息:“今天下雨,明天再取吧,我给你放里屋。”
学习休闲两不误
学习方面,除了校内图书馆,大学城附近的共享自习室也越来越受欢迎。学林路上的“静思书房”,花二十块钱就能呆一整天,还免费提供红茶和咖啡。老板原来是个大学老师,书架上的专业书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常来的学生会把这里称作“第二图书馆”,不同的是可以小声讨论,饿了下楼就能买到烤红薯。
说到放松,学生街二楼的台球厅是男生们的最爱,而女生们更喜欢金屿站旁边的几家精品店。有家“慢时光”手作店,周末总是聚满做羊毛毡的女孩。店主会耐心教初学者,完工时还帮忙拍照:“做个挂饰挂书包上,多特别。”
医疗方面,除了校医院,周边的药店诊所也挺靠谱。博仕后购物中心对面的康仁堂,坐诊的老中医特别了解学生常见病。有回我感冒咳嗽,他把完脉笑着说:“熬夜写论文了吧?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开的叁剂中药才四十多块,喝完果然好转。
这些服务场所看似普通,却实实在在支撑着大学城的日常运转。它们不像商场那样光鲜亮丽,但胜在方便实惠,更重要的是带着人情味。就像修鞋的刘大爷常说的:“你们学生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就帮点。”这句话,或许就是大学城周边服务场所最好的写照。
最近发现又新开了几家宠物寄养店,看来养猫养狗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这些服务点就像会生长的藤蔓,随着学生需求不断延伸。下次路过时,或许你也会注意到那些招牌后面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