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哪里有200元爱情,乐山200元爱情在哪里
乐山哪里有200元爱情?这个问题最近总在我脑子里打转。那天在张公桥吃跷脚牛肉,隔壁桌几个小伙子嬉笑着提起这个,声音不大,但“200元爱情”这几个字像长了翅膀似的往我耳朵里钻。
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懵的。这价钱,在乐山够吃叁顿麻辣烫,或者买二十个咔饼,但要和“爱情”挂上钩,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我放下筷子,开始认真琢磨起来。
街头巷尾的偶遇
顺着滨江路散步,江风吹得人清醒。路边有位摆摊卖手编工艺品的老伯,竹编的灯笼、蝴蝶活灵活现。我问他知道200元爱情的事吗,他笑着摇头:“年轻人,爱情这东西,哪是标价的哦。”他手里正在编的竹蜻蜓,才卖十五块。
又走到老城区,在婺嫣街的茶馆里,几个老茶客正在摆龙门阵。听我提起这个话题,穿灰衬衫的大叔抿口茶:“现在啥子都能用钱衡量了嗦?”旁边戴帽子的大爷接话:“我们那会儿,牵个手都要脸红半天,哪像现在...”话没说完,剩下半句都化在茶香里了。
这些对话让我陷入沉思。乐山这座城,有举世闻名的大佛,有滚滚东去的叁江,生活节奏慢悠悠的。200元在这里能买到什么?能买到的实在很多——两个人去看场电影还剩钱买爆米花,能在夜市从街头吃到街尾,或者坐船看大佛,来来回回坐好几趟。
夜市里的发现
晚上去嘉兴路夜市,霓虹闪烁,人声鼎沸。卖豆腐脑的老板娘手脚麻利,五块钱一碗,撒上香菜花生,热腾腾的。卖甜皮鸭的摊位前排着队,半只叁十八,油光锃亮。我边走边看边算账,两百块在这里真是笔“巨款”。
走到夜市尽头,看见对年轻情侣在卖手工饰品。女孩编手链,男孩帮忙招呼客人。一条手链二十到五十不等,材质普通,但样式别致。女孩抬头对男孩笑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我买了一条,付了叁十五块。
“你们一天能赚多少?”我随口问问。
“看情况,”男孩擦擦汗,“好的时候两叁百,差的时候几十块。不过够吃饭就行,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做喜欢的事。”
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乐山200元爱情在哪里?也许我一直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它不在某个具体的地点,不在明码标价的商品里,而在两个人共同度过的时光中。
想起朋友小陈和他女朋友。他们都是普通上班族,周末最喜欢花几十块钱爬绿心路,带点零食和水,能在山里待一整天。或者花十五块坐渡轮到太阳岛,在沙滩上散步,看夕阳把整个乐山城染成金色。
重新理解这个词
可能,“200元爱情”从来不是指用两百块购买什么,而是在乐山这座消费不高的城市里,用不多的钱就能创造的美好回忆。是放下手机,认真陪伴对方的时光;是不被物质绑架,纯粹享受彼此存在的时刻。
乐山这座城市,给了这种简单爱情生长的土壤。这里的生活成本让年轻人喘得过气,这里的山水提供了无数不花钱的浪漫。在八仙洞石窟漫步,在乌尤寺聆听钟声,或者干脆就在滨江路的长椅上坐着,看船只来往,这些都不需要花什么钱。
如今再有人问我乐山哪里有200元爱情,我会建议他们傍晚去铁牛门看看。那里总有很多情侣,依着栏杆看江水。夕阳西下,整个江面金光闪闪,他们有时低声细语,有时就静静站着。那份默契和安宁,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再回头想想,那个在张公桥听见的问题,或许本身就是个误解。爱情从来不是标价的商品,而是在乐山这座温柔小城里,用真心就能感受到的日常。大佛看了千百年的人间烟火,最懂这个道理——真情实意,比任何标价都来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