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水会交流群,巩义水利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11-03 01:56:38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在群里聊天,发现不少朋友对"巩义水会交流群"这个名字有点好奇。其实这个群最开始就是几个老水利人建的,后来慢慢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去年这个时候群里才两百多人,现在都快满员了。每天打开手机都能看到新消息,讨论什么的都有。

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变

记得上个月我们搞了第一次线下见面会,就在巩义老城区那家茶馆。那天来了叁十多人,有水利局退休的老工程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大家喝着茶聊着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伊洛河汛期水位监测的事。

老张——就是那个在水利系统干了四十年的老前辈——掏出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历年水位数据。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记这些了,但有些经验啊,光靠电脑是算不出来的。

小王是去年考进水利局的大学生,他拿着手机给我们看新开发的监测础笔笔。老张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这个好!要是能在上游段加个自动预警就更好了。"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巩义水利交流会"上经常出现。你说这是技术交流吧,它又带着点人情味;说是闲聊吧,可谈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

前几天还有个养殖户在群里问,说想在邙岭那边搞个鱼塘,该怎么规划用水。结果你猜怎么着?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从地形勘测到水源引灌,连雨季蓄水都考虑到了。最后还有位在郑州做设计的群友,主动提出帮忙画施工图。

这种事情在群里太多了。有时候半夜十二点还有人蔼全体成员,发汛情预警;有时候大早上五六点,就有人分享新的政策解读。

现在想想,这个群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刚开始那会儿,大家都以为就是个普通的聊天群,没想到能做成现在这样。去年夏天抗旱保苗期间,群里组织的技术指导小组,跑了十几个乡镇,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个"巩义水会交流群"能这么受欢迎?可能就是因为大家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吧。有问题了在这里说说,有经验了在这里分享,既专业又亲切。

前两天还有个外地朋友问我,说你们这个群怎么这么活跃。我笑着跟他说,因为我们谈的是水,联系的是人,关心的是咱们共同生活的这片土地。

对了,下周我们准备再去趟小关镇,看看那边新修的水渠运行得怎么样。群里已经有好几个人报名要一起去,包括两个在外地读书、刚好放假回来的大学生。

这样的活动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两次。有时候是技术研讨,有时候是实地考察,形式灵活,但每次都收获满满。

说起来,最近群里正在讨论怎么把传统的治水经验和现代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这个话题引起了热烈讨论,连几位平时很少发言的老同志都忍不住参与了进来。

看着群里的讨论记录,我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个普通的交流群,更像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老前辈们的经验在这里传承,年轻人的新想法在这里生根发芽。

这样的交流,这样的碰撞,也许正是"巩义水利交流会"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