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本溪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本溪有个初中生提供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里直犯嘀咕:现在的小孩都在琢磨些什么呢?
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那会儿要是手里有五十块钱,肯定先买点零食或者漫画书。现在的孩子却愿意花整整叁个小时陪陌生人聊天,这背后的原因还真让人好奇。
一个特别的电话服务
仔细想想,这个本溪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的服务,价格确实挺实惠的。折算下来一小时才十几块钱,比很多课外辅导便宜多了。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人需要这样的服务呢?
我猜啊,可能是现在的孩子太孤单了。家家户户住楼房,邻居之间都不怎么来往。学校里虽然同学多,但真正能说心里话的却没几个。回到家,父母又忙着工作,能专心听孩子说话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个本溪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的服务,说不定就成了某些孩子的“情绪出口”。花点零花钱,就能找到一个愿意认真听自己说话的人,对他们来说,这笔买卖可能还挺划算。
不只是花钱聊天那么简单
表面上看,这只是个简单的电话服务,但往深里想,它反映出了不少问题。现在的孩子压力确实大,学校里的功课、父母的期望、同学之间的关系,每一样都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我邻居家的孩子就经常抱怨,说爸妈整天问他考试成绩,却从不关心他开不开心。有时候他想说点心里话,父母总是敷衍了事:“别想那些没用的,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这么看来,那个提供本溪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服务的孩子,说不定是摸准了同龄人的这种心理需求。花五十块钱,买叁个小时被认真倾听的时间,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比买新球鞋、新裙子更让他们开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情还是让人有点担心。毕竟都是未成年人,长时间和陌生人通话,安全问题怎么保障?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这些可都得考虑清楚。
我觉得吧,与其让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找倾诉对象,不如我们大人多抽出点时间,认真听听他们想说什么。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有个人能安安静静地听他们把话说完。
这个本溪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的事,说到底是在给我们提个醒: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真的不能忽视。要是我们总是忙着别的事,对他们爱答不理,那他们只能想办法找别人倾诉了。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那个提供电话服务的初中生。这孩子倒是挺有生意头脑的,能发现这样的市场需求。不过我还是希望,这样的服务最终会没有市场——因为那时候,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里找到愿意倾听的耳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们大人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可我们自己呢?是不是也经常一边看手机,一边心不在焉地应付孩子的话?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