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附近人100米约爱,近邻百米相约遇见
最近我闲着刷手机,突然被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标题吸引住了——东方附近人100米约爱,近邻百米相约遇见。这名字念起来有点绕口,但莫名让人心里一动。
你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吧,人和人之间反而越来越远。楼上楼下住了叁年,可能连对门姓什么都不知道。但这条标题像颗小石子,轻轻敲了一下现实这潭静水。
百米之内,藏着多少可能
我试着打开那个叫“东方附近人100米约爱”的功能,手机屏幕立刻显示出几个也在线的邻居。最近的离我只有68米——说不定就是隔壁那家常飘出红烧肉香味的那家?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你知道周围有人,但平时电梯里遇见了,也就是点点头。可现在,隔着屏幕反而敢打个招呼了。我发了句“你家红烧肉真香”,对方很快回了个笑脸:“下次多做点给你端一碗。”
从线上到线下,就差百米
有一天晚上停电了,我在“东方附近人100米约爱”的社群里问了句谁家有蜡烛。没想到五分钟不到,就有人敲门。是住在隔壁单元的小伙子,送了半包蜡烛过来。我们就着烛光聊了会儿,才发现他和我一样喜欢收集老唱片。
这事要放在以前,可能就是在黑暗里摸手机直到电量耗尽。但现在,这短短的一百米,好像突然被什么填满了。
社区里爱跑步的组了个晨跑团,喜欢植物的建了个种花群。还有个妈妈在群里问谁家有多余的初一数学课本,她孩子忘带了。马上有叁四个人回应,最后课本十分钟就送到了。
以前总觉得“附近”就是个地理概念,现在才明白,它更是个情感概念。科技并没有拉远距离,反而给害羞的现代人搭了座桥。
那个发起“近邻百米相约遇见”活动的张阿姨说,她最初就是想让孙子多认识几个玩伴。没想到慢慢发展成了整个社区的联谊平台。现在谁家需要帮忙,在群里喊一声,能来的人都愿意搭把手。
上周我感冒发烧,实在没力气下楼买药,就在群里随口说了句。住楼下的李姐立刻把她家的退烧药送了上来,还带了一锅刚熬好的小米粥。我当时鼻子一酸,不知道是感冒难受的,还是被感动的。
或许这就是“东方附近人100米约爱”最打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重新发现了附近的美好。不需要翻山越岭去寻找诗意,诗意就藏在百米之内,藏在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擦肩而过里。
现在每天下班回家,走在小区里,看到的不再是一张张陌生面孔。我知道那个遛狗的大爷种月季很拿手,那个匆匆赶路的女生会做很好吃的提拉米苏。我们依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但彼此之间多了份温暖的联结。
百米能有多远呢?差不多就是从小区东门走到西门。但就是这短短的百米,曾经隔开了太多可能。幸好,有人轻轻敲了敲这堵看不见的墙,让温暖一点点透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