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那里有站小巷的,附近有个小胡同的

发布时间:2025-11-05 22:12:48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小巷和那个胡同

每次和人提起德惠,我总会不自觉地提到那句话:“德惠那里有站小巷的,附近有个小胡同的。”这像是我记忆里的一个坐标,一个只有本地人才懂的暗号。你要是拿着手机导航,把这句话输进去,它多半会给你一个茫然的表情,然后把你引向某个宽阔的大马路。可我知道,它们就在那儿,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我说的那个“站小巷”,其实我们当地人很少这么文绉绉地叫它。它没有正式的名字,就因为在老客运站旁边,大家图省事,就这么叫开了。小巷不宽,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墙皮被雨水和岁月冲刷得深浅不一。巷口常年支着几个小摊,卖煎饼果子的、修鞋的,还有一位老师傅,守着个巴掌大的报刊亭,里面塞满了过期的杂志和烟。

早晨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上班的、上学的、买菜的,人流像潮水一样涌过。煎饼摊子冒着热腾腾的香气,伴随着“刺啦”一声面糊与铁板的碰撞,开启了一天。你总能听见熟人的招呼声,“这么早啊?”“送孩子去?”声音混在车铃声和脚步声里,织成一张活色生香的生活网。我总觉得,这条小巷,才是德惠这座城市真正的心跳。

而那个“附近的小胡同”,就更隐秘一些。它得从站小巷中间的一个岔口拐进去,窄得只容两个人并肩。走进去,世界仿佛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外面的车马喧嚣像被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只剩下你自己的脚步声在青石板路上轻轻回响。胡同两旁是低矮的平房,有些木门上的春联已经褪成了淡白色,门环上挂着小小的铜锁。

我特别喜欢在午后溜达到这里。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有户人家在窗台上养了好几盆茉莉,开花的时候,整条胡同都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甜香。偶尔能看到一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前的马扎上,慢悠悠地择着青菜,脚边趴着一只花猫,睡得正香。时间在这里,好像走得格外慢。

我时常想,为什么我对站小巷和那个小胡同有这么深的感情。后来我琢磨明白了,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活法儿。在高楼大厦和宽阔马路之外,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细碎、温情、甚至有些老旧的生活节奏。这里没有连锁超市,但有街坊邻居开了几十年的小卖部;没有星巴克,但有老茶摊上五块钱一壶能喝一下午的浓茶。人和人之间,不只是擦肩而过的关系。

现在城市发展得快,很多老地方说没就没了。每次路过那片老城区,我心里都会紧一下,害怕哪一天,那个熟悉的巷口也会被围挡遮住,上面写着“城市改造,敬请绕行”。真到了那时候,我该去哪儿找那股煎饼果子的香味,又该去哪儿闻那午后胡同里的茉莉香呢?

所以啊,只要它们还在,我就会经常去走走。站小巷的早点摊子,小胡同里的安静时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对德惠最私密、也最温暖的记忆版图。这大概就是根的感觉吧,不张扬,却深深地扎在泥土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