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新密少年少女共同成长
新密的夏天总是带着槐花的甜香,操场边的梧桐树哗啦啦地摇晃着叶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学校里男生女生之间的相处,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去年运动会还是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各练各的,今年居然自发组成了混合训练小组。高个子的张磊在教女生们起跑技巧,短跑冠军李雯却在指导男生们交接棒的细节。刚开始大家还有点拘谨,没过几天就变得特别自然了。
从差异到互补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男生和女生确实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男生的爆发力强,但女生的耐力往往更好;男生解决难题时喜欢直奔主题,女生却更注重细节和步骤。这些差别要是放在以前,可能就成了互相吐槽的素材,可现在大家反而觉得这是件好事。
记得上周的数学小组活动吗?那道特别难的几何题,王浩一眼就看出了辅助线该怎么画,但是证明过程总是写不完整。坐在他旁边的刘雨晴刚好相反,她可能想辅助线要花点时间,可一旦开始写证明,那逻辑严密得连老师都点头称赞。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俩凑在一起讨论,居然把叁种解法都给整明白了。
这种新密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合作模式,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学校的氛围。课间十分钟,经常能看到男生女生围在一起讨论题目,或者商量着班级活动的安排。说真的,这种变化让人看着就挺温暖的。
我们班主任说过一句特别在理的话:“成长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要学会在差异中互相成就。”想想还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关键是怎么把这些不同变成优势。
上个月校园文化节策划节目,最开始男生想排武术表演,女生想搞合唱,两边各执一词。后来不知谁提议,要不把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结果你们都看到最后的表演了吧——男生在前面打拳,女生在后面伴唱《少年中国说》,那个节目居然拿了最佳创意奖。
这种新密少年少女共同成长的过程,说起来也挺奇妙的。就像拼图一样,不同的形状反而能拼出更完整的图案。而且我发现,当我们开始欣赏彼此的不同时,整个班级的凝聚力都变强了。
当然啦,这种改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刚开始肯定会有点不好意思,男生担心被说“婆婆妈妈”,女生怕被说“太要强”。但慢慢地,大家发现这些顾虑其实挺多余的。现在要是谁还抱着“男生该怎么怎么样”、“女生该怎么怎么样”的老观念,反而会被觉得想法落伍了。
最近不是在准备期末考试嘛,我们班自发组成了好几个学习小组。有意思的是,这些小组都是男女生混合的。晚上在班级群里,经常能看到有人在问:“这道物理题谁会啊?”然后不管男生女生,会的都会出来讲解。要是遇到大家都不会的,就约好明天一起去办公室问老师。
看着教室里男生女生认真讨论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种自然融洽的氛围,可能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吧。没有刻意的界限,没有多余的顾虑,就是简简单单地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说到新密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这个话题,让我想起语文课本里那句“和而不同”。以前不太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现在倒是有点明白了——真正的和谐,不是要求大家都一样,而是在保持各自特点的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相处方式。
梧桐树的影子在操场上慢慢拉长,放学的铃声快要响了。看着教室里还在热烈讨论的同学们,我想,这种新密少年少女共同成长的经历,大概会成为我们特别珍贵的记忆吧。毕竟,青春这条路,有人结伴同行,总是比独自前行要精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