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品茶外卖工作室,鹤山茗茶外送工作坊
最近路过鹤山新开那家茶叶店,门口总飘着股若有似无的茶香。今天特意停下脚步,发现橱窗上贴着张鹅黄色便签:"鹤山品茶外卖工作室,您身边的茶园搬运工"。这行字莫名让人心头一动——现在连喝茶都能外卖了?
推门时铃铛清脆作响,穿亚麻衬衫的店主正在给茶罐系麻绳。见我好奇打量工作台的茶具,他笑着递来试饮杯:"我们鹤山茗茶外送工作坊主打现泡茶外送,就像咖啡外卖一样方便。"杯里浮着几片碧螺春,尝起来竟比家里自己泡的鲜灵不少。
当古老茶香遇上现代时速
店主擦拭着青瓷茶荷聊起创业经历。去年雨季他看见外卖小哥淋着雨送奶茶,突然想到:为什么年轻人宁可喝高糖饮料也不愿品茶?不是不爱,是觉得麻烦——茶具、水温、时间,每道门槛都让人望而却步。"我们鹤山品茶外卖工作室就把这些麻烦事全包了。"他说着打开保温箱,叁层结构里分别放着恒温茶汤、原叶茶包和定制茶点。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他们专门设计了双盖品茗杯,下层存茶汤,上层放冰块,配送时茶汤不会闷得过浓。有次客人临时要招待客户,工作室二十分钟就配好包含六种茶叶的品鉴套装,还附上手写冲泡建议。
最近推出的"四季茶单"更接地气。春天配青梅的龙井,夏天搭薄荷的滇红,秋日佐桂花的乌龙,冬天配橘皮的熟普。附近写字楼的白领都说,下午叁点犯困时点单,比咖啡来得舒坦。
茶香氤氲里的人情温度
上个月有位老奶奶来店里转悠,说想找年轻时喝过的茉莉针王。这种茶现在市面上很少见,店主联系了叁家供应商才找到。交付时他特意多包了两泡量:"您先试喝,不对口味咱们再换。"后来奶奶带着孙女来选入门茶具,祖孙叁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比任何招牌都来得温暖。
这种人情往来逐渐织成趣味的网。有次送茶到设计公司,正遇上他们团队头脑风暴。外送员放下茶箱时,客户突然说:"你们这茶来得正好,让大家换换脑子。"后来那家公司成了固定客户,还帮工作室设计了茶叶标签。
夜幕降临时的工作室别具韵味。暖光笼着陈列架上的陶罐,刚焙好的凤凰单丛在纸袋里窸窣作响。偶尔有晚归的邻居推门带茶,像老朋友般寒暄两句:"今天还是老规矩?"这种熟稔的对话,早已超出普通买卖关系。
茶汤在瓷杯里转出浅浅涟漪,我突然想起店主说过的话:"我们做的不是茶叶生意,是帮忙碌的人们找回片刻安宁。"现在每次闻到随风飘散的茶香,都会想起那个系麻绳的午后。或许这就是鹤山茗茶外送工作坊存在的意义——让古老茶文化在现代生活里,生长出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