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小红书约,湘乡小红书邀约
最近刷手机的时候,总是看到不少对于湘乡的笔记在小红书上冒出来。说真的,作为一个在湘乡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看到家乡突然这么有存在感,心里还挺奇妙的。
记得上周末,我表妹突然发来一条消息:“姐!周末有个湘乡小红书约,去拍老城区那家新开的糖油粑粑店,一起去呗?”我当时愣了一下——湘乡小红书约?这说法倒是头回听说。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几个本地小红书博主组织的线下探店活动。
当线上约定变成线下相聚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去的。没想到到了地方,居然来了二叁十号人,有学生、上班族,还有几位带着专业相机的摄影爱好者。组织者是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她笑着说:“咱们这个湘乡小红书邀约,就是想让大家亲自感受下,湘乡不只有毛主席故居,还有这些藏在街角的美味。”
那天我们沿着东风路一路走走停停,不光吃了糖油粑粑,还尝了家传叁代的臭豆腐,喝了用本地茶叶现泡的奶茶。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自然地掏出手机,找角度、调滤镜,然后互相交流拍美食的心得。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告诉我,她就是因为在小红书上看到湘乡的美食攻略,才决定每个周末都出来“扫街”的。
这种线上约定、线下相聚的方式,似乎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认识家乡的方式。以前总觉得湘乡就是个普通的县级市,现在跟着大家的镜头,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被忽略的角落。
我家楼下那家开了十几年的米粉店,上周突然排起了长队。老板忙得不可开交,趁空档问我:“你知道为啥突然这么多年轻人来吗?”我打开小红书一搜,果然,有人发了篇“湘乡最有烟火气的早餐店”的笔记,已经收获了好几百个点赞。
老板知道后,憨厚地笑了笑:“那我得更把味道做好了,不能让人家白来。”第二天,我注意到他悄悄把店里收拾得更整洁了,还特意摆了几盆绿植。你看,这种湘乡小红书约带来的影响,还真挺实在的。
现在我偶尔也会在小红书上发发湘乡的日常。可能是雨后青石板路反光的样子,或者是菜市场里新鲜水灵的蔬菜。没想到这些随手拍的照片,居然也有外地朋友留言说:“看了你的分享,下次一定要去湘乡走走。”
有人说,每个城市都需要一群记录者。也许这些自发形成的湘乡小红书邀约,正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记录方式吧。不需要多专业的设备,也不需要多华丽的辞藻,就是用最真实的视角,把家乡的点点滴滴分享出去。
昨晚,表妹又发来新的邀约:“这周末去拍湘江边的落日,听说特别美!”我回复得很快:“算我一个。”毕竟,能跟着大家一起重新发现家乡的美,确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