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阜康同城学生约见500元
最近在本地论坛上总看到“阜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这样的信息,说真的,第一次刷到的时候我愣了半天。这啥意思啊?约初中生?还明码标价五百块?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感觉太不对劲了。
手指划着手机屏幕,各种猜测在脑子里打转。是我想歪了,还是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阜康同城学生约见500元,这话说得有点含糊,好像想掩饰什么,又好像故意让人往那方面想。现在网络上啥都有,但这种针对未成年人的,真的让人后背发凉。
模糊的边界与潜在的危险
我试着点开发布这类信息的账号,大多都是新注册的,没头像,没动态。你根本不知道屏幕后面坐着的是什么人。他们利用这种模糊的表述,“约见”,听起来好像只是见个面,聊聊天,但配上“初中生”和具体的金额,整个味道就全变了。这完全是在法律的边缘试探,甚至可能已经越界了。
谁家没个孩子呢?想到自己亲戚家那个才上初中的小子,整天乐呵呵地抱着手机,要是他看到这种“阜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的信息,他会怎么想?他能意识到背后的危险吗?可能只觉得好奇,或者以为是某种轻松赚钱的门路。这太可怕了。
五百块钱,对一个大人都算是不小的诱惑,对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初中生来说,更是一笔“巨款”。会不会真有孩子因为这点钱,迷迷糊糊就去“约见”了?后果简直不敢细想。
这种“阜康同城学生约见500元”的帖子,就像藏在暗处的陷阱,专门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单纯。我们做大人的,除了要管好自家孩子,让他们提高警惕,是不是也得做点别的?比如,看到这种信息,顺手就给它举报了。平台监管这块,也确实得再上点心,这种明显有问题的信息,怎么能让它一直挂着呢?
网络给了我们方便,但也藏了不少污垢。有些事,不能因为它发生在虚拟世界,我们就当作没看见。特别是涉及到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下次再看到“阜康同城约初中生500元”这种,我肯定第一时间点举报,绝不能让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坑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