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后街现在还有娱乐活动吗
最近路过郴州女子学院,突然想起以前常去的后街。说起来,那条窄窄的巷子承载了不少人的青春记忆呢。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记得从前每到放学时分,后街就热闹得像个集市。小吃摊冒着热气,奶茶店门口排着长队,精品店里总有女生在挑饰品。最让人怀念的是那家老式麻辣烫,老板娘总会偷偷给熟客多加两个鱼丸。
后街今昔
顺着熟悉的斜坡往下走,第一眼就发现变化真不小。原来露天的烧烤摊搬进了整齐的门面,墙上还画了彩色涂鸦。几家旧书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红拍照墙和手作工坊。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那家开了十几年的文具店依然亮着灯,只是多了些盲盒和文创产物。
下午四点多,陆续有学生走进后街。她们熟练地拐进常去的店铺,和老板打招呼的语气就像回自己家。有个扎马尾的姑娘在糖水店窗前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要了最经典的双皮奶。这一幕忽然让人觉得很安心——虽然店铺换了一批,但这条街的魂还在。
市井烟火气
转到巷子深处,惊喜地发现那家老式游戏厅还在营业。虽然现在的学生都抱着手机,但投篮机和跳舞机前还是围满了人。隔壁新开的猫咖里,几个女生边撸猫边写作业,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们身上,整个画面温暖得让人不忍打扰。
夜幕降临时分,后街真正活络起来。烤串的滋滋声伴着笑声,章鱼小丸子的香味飘了半条街。奶茶店的小哥手脚麻利地摇着雪克杯,还不忘和熟客开玩笑:“今天又要熬夜赶作业啦?”这种亲切的市井气息,是任何商业街都复制不来的。
走着走着忽然想明白,大家关心郴州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其实是在问那些鲜活的日常还在不在。现在看来,答案就藏在糖水铺的热气里,游戏厅的欢呼里,还有学生们说笑着走过的身影里。
这条街就像个老朋友,外表换了新衣裳,骨子里还是那个温暖的模样。它或许没有大型商场的精致,但那份恰到好处的热闹,刚好够装下年轻时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