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缘在滨城
葫芦岛的夏天总是带着海风的咸味,咸得就像生活本身。我在老城区巷口的烧烤摊第一次听见"百元情缘"这个说法时,正盯着烤架上滋滋冒油的茄子发呆。
“咱们这儿啊,谈的都是实在感情。”摊主老陈翻动着肉串,胳膊上的汗珠在路灯下闪着光,“去不起高档餐厅,但能坐在海边分食一份炸鱿鱼;送不起名牌包包,但能凑钱买对银戒指。这就叫百元情缘。”
海风里的炸鱼香味
记得有个周五晚上,常来的小赵带着女朋友来吃烧烤。女孩在附近的服装厂打工,小赵开摩的。他们要了十串羊肉、两瓶啤酒,总共花了四十六块。吃完后,小赵神秘兮兮地从兜里掏出个小盒子——是条细细的银链子。“昨天拉了个大单,跑长途去了趟兴城,特意给你买的。”女孩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才接过项链,眼睛亮晶晶的。后来老陈告诉我,那链子其实就八十多块,但女孩戴了整整叁年。
这种百元爱情就像海边随处可见的贝壳,不起眼,但凑近了看,每道纹路都记录着真实的温度。厂区后面的小吃街,五块钱的煎饼果子要分着吃;龙湾海滩不要门票的角落,能并肩坐一整晚。他们的浪漫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那份小心翼翼又坚定不移的心意里。
老陈的烧烤摊像个舞台,每晚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有个在造船厂上班的小伙子,每周五都来买五串烤大虾,说是带给上夜班的女友当宵夜。虾要现烤,他就站在路边等着,手机里存着女友车间机器的照片。“等她下班,虾刚好不烫嘴。”这话说得平常,听着却让人心里一暖。
夜市灯下的银戒指
离烧烤摊两条街的夜市,有对老夫妻摆了个首饰摊。老太太负责招揽客人,老头坐在小马扎上现场加工银饰。他们的摊子上最贵的不超过两百块,但生意特别好。有次我看见一对年轻情侣在摊前挑了半个多小时,最后花九十块钱买了对素圈戒指。女孩戴上看来看去,男孩掏出手机连拍了好几张照片。“等以后有钱了给你换钻戒。”男孩说。女孩晃着手指:“这个就挺好,是咱们自己挑的。”
葫芦岛附近100块钱的爱情,大概就是这份“自己挑的”踏实。没有华丽的包装,却有着海风般的质朴。就像老陈烤的茄子,外表焦黑,掰开了才闻到蒜蓉的香气。生活不也这样?外表朴素的日子,用心经营才能尝出甜头。
港务局后面的居民楼里,住着很多这样的夫妻。阳台上晾着工装,厨房飘着家常菜的香味。他们可能一辈子没说过“我爱你”,但会在对方加班时把菜温在锅里,会在发工资那天多买半斤虾。这种感情像海边礁石,经得起日晒雨淋。
现在偶尔还能在早市看见那对买戒指的年轻人,女孩手上的素圈有些磨损了,但还戴着。他们拎着菜篮子,在鱼摊前挑挑拣拣,讨论晚上是做红烧带鱼还是清蒸。也许这就是百元情缘最好的结局——从九十块的戒指,走到一辈子的柴米油盐。
老陈的烧烤摊最近涨了价,羊肉串从叁块涨到叁块五。小赵带着媳妇来光顾时抱怨了两句,但还是点了二十串。“该吃还得吃。”他媳妇笑着说,手指无意识地摸着那条银链子。海风吹过,带来远处渔船归航的汽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