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晋中站小巷位置查询
前几天和邻居老张闲聊,他忽然问我:“你说咱们晋中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我外地亲戚过来想逛逛老城区,可导航上搜出来的都是热门景点。”这话倒是把我问住了——明明每天经过那些巷子,真要具体指出来,反而得琢磨半天。
说到晋中站小巷的位置,老晋中人大概都有自己熟悉的角落。就拿榆次老城来说吧,从凤鸣街往西走,穿过那条总飘着香油味儿的老街,拐角处就藏着好几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巷子不宽,两边是有些年头的砖瓦房,夏天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墙角蹲着下棋的大爷,院里传来炒菜的滋啦声,这才是地道的老晋中味道。
那些藏着故事的巷子
记得有回帮外地朋友找晋中站小巷位置,在太谷西大街后身转悠时,误打误撞走进条特别窄的巷子。迎面碰上个拎着乌笼的大叔,笑呵呵指路:“往前走到红灯笼那家,往右一拐就是。”果然,拐过去就看见个手写招牌“赵家豆腐脑”,店里坐着好些本地人。这种藏在巷子里的老店铺,地图上可找不到,得靠街坊指点儿才寻得着。
其实现在要找这类巷子,除了问路还有个窍门——傍晚五六点钟,看哪儿飘着炊烟,跟着买菜的居民走准没错。上周叁下班路上,我就跟着个提着芹菜的大姐,在灵石古县城发现了条特别有意思的小巷。巷口修鞋摊子还亮着灯,往里走竟有个摆了六七张桌子的小面馆,手擀面的味道那叫一个香。
这两年城市改造,有些老巷子确实变样了。不过像祁县昭馀古城那片,特意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小巷。青砖砌的拱门,磨得发亮的石阶,墙根儿下偶尔还能见到拴马石。上次带女儿去,她盯着墙上的砖雕看得入神,那些福禄寿喜的图案,现在很少见到了。
要说最让人惦念的,还是巷子里的人情味儿。去年冬天在平遥古城西南角的巷子里避雪,开杂货铺的大娘硬是塞给我两个烤红薯。她说在这巷子里住了四十年,谁家孩子什么时候放学,谁家老人需要帮忙捎点药,心里都清清楚楚。这种暖意,可不是在宽阔大街能体会到的。
如今再有人问起晋中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我总会多嘱咐两句:别光顾着看导航,多和巷子里的老街坊搭句话。说不定哪个不起眼的巷口,就藏着让你惊喜的老手艺,或是某道传承了叁代的小吃。这些巷子就像晋中的毛细血管,流淌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