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那里有站小巷,晋州站旁小巷位置
晋州站旁小巷位置
说起晋州那里有站小巷这事儿,前两天我亲戚来玩,非得让我带他去火车站附近转转。他这一问可把我难住了,虽然天天从车站前经过,但具体哪些小巷子能通到站前广场,哪条巷子藏着老字号小吃,还真得琢磨琢磨。
咱们晋州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那时候站前区域还没规划得这么整齐。最早只有两条主路,后来周边居民多了,渐渐走出了好几条小巷。这些巷子就像蜘蛛网似的,把居民区和车站连在一块儿。记得小时候放学,就爱和同学钻这些近道,踩着青石板七拐八绕的,比走大路能省下十来分钟。
要说最方便的晋州站旁小巷位置,得数站东侧那条红砖巷。巷口有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红白条纹的灯筒都褪色了,但老师傅的手艺还是那么地道。顺着巷子往里走,能看见几户人家在墙边种着蔷薇,春天开花时香得很。这条巷子走到头,一抬眼就是车站的侧门,特别省事儿。
站西边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那边巷子窄些,但特别有生活气息。清晨五点多,卖豆腐脑的叁轮车轱辘声准时响起,接着是早点铺拉卷帘门的哗啦声。这些声音像是巷子的闹钟,唤醒了整个清晨。住在附近的王大爷常说,他在这巷子里住了四十年,闭着眼睛都能摸到车站。
不过这两年变化挺大的。去年市政改造,给几条主要巷子都装了路灯,青石板也换成了防滑地砖。虽说走起来更稳当了,但我还是挺怀念以前石板路的感觉。特别是雨天,雨水顺着屋檐滴在石板上,那声音清脆脆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亲切。
有时候觉得,这些巷子就像是车站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却让整个片区都活络起来。外地人可能觉得这些巷子绕来绕去挺麻烦,但对本地人来说,抄个近道、买个早点,哪天都离不开这些弯弯绕绕的小路。现在年轻人习惯用导航,可导航哪知道李奶奶家的院墙去年往里挪了半尺,也不会告诉你张叔家的石榴树结果时最好别走那边——熟透的石榴掉下来,砸头上可疼哩。
说到晋州那里有站小巷,忽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车站南边那条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树荫能遮住半条巷子。夏天午后总有人在树下摆棋盘,车站广播声隐隐约约传过来,和象棋落子的啪嗒声混在一起,特别有味道。要是赶时间的旅客从这儿经过,看棋的人还会主动让条路出来,这大概就是巷子里的人情味吧。
其实每条巷子都有自个儿的脾气。有的巷子宽敞明亮,适合拖着行李走;有的巷子烟火气足,边走边能闻见各家做饭的香味。要是头回来晋州站,不妨试着走走这些小巷,说不定比走大路更有意思。当然啦,最好挑白天走,晚上还是有些巷子灯光暗,不熟悉的人容易走岔。
这些年车站周边建了不少新楼,但这些小巷子大多保留了下来。偶尔会有游客举着相机在巷子里转悠,拍那些老门楼上的雕花,或者墙头探出的叁角梅。说来也怪,明明都是日常景象,在别人眼里倒成了风景。可能生活就是这样,自己习以为常的,恰恰是别人眼里的新鲜。
要是哪天您来晋州站,找不到晋州站旁小巷位置,随便问问路边开店的人准没错。他们不仅能给您指路,说不定还会告诉您哪条巷子最近新开了奶茶店,哪条巷子傍晚能看见最美的夕阳。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可比地图上的箭头生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