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同城约初中生500元,同城邀约初中生服务五百
这几天在朋友圈刷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有人发了条动态问“古交同城约初中生500元”靠不靠谱,底下评论直接炸锅了。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标题我也愣了下,这种同城邀约初中生服务五百的广告,最近好像特别多。你坐公交车能看见小广告,刷短视频时也会从角落里蹦出来,连小区电梯里都贴着花花绿绿的宣传单。
我特意问了隔壁邻居家上初叁的孩子。那孩子一边打游戏头也不抬地说他们班好多同学都收到过这种小卡片,有的还直接塞到书包侧袋里。“反正没人当真,”他撇撇嘴,“就是有些同学会拿出来比比谁收的卡片多。”
这事儿真没表面那么简单
后来我遇到在社区工作的朋友老李,聊起这个现象。他皱着眉头说,这些打着“古交同城约初中生500元”旗号的服务,背后可不只是几张卡片那么简单。上周他们刚配合派出所清理了一批贴在公共宣传栏的小广告,内容都是什么“同城邀约初中生服务五百”,看着就让人揪心。
老李说最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孩子真的会好奇尝试。他提到上个月就有个初二男生,拿着攒的零花钱想去“见识见识”,好在被便利店老板及时发现,联系了家长。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两天在超市排队时,前面两位阿姨的对话。一个说现在孩子零花钱多,五百块对某些初中生来说就是两顿奶茶钱。另一个直叹气,说这些广告把严肃的事情搞得像叫外卖一样随意。
我在想啊,这些“古交同城约初中生500元”的信息之所以能流传,是不是因为我们平时跟孩子聊得太少了?要是家里、学校能把该讲的都讲明白,孩子们看到这种“同城邀约初中生服务五百”的广告,大概只会当成笑话看吧。
现在每次路过学校旁边的文具店,我都会多看一眼墙上有没有新增小广告。店老板跟我说,他现在见到贴这种的直接就撕,还会提醒来接孩子的家长多留意。
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得让正确的知识跑在那些乱七八糟的广告前面。就像老李说的,他们社区正在筹备青春期的讲座,不搞说教,就是请几个大孩子来分享成长中的困惑。
说到最后,那些打着“古交同城约初中生500元”幌子的服务,根本就是在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咱们得用平常心和孩子们聊聊这些事,让他们知道,成长过程中的疑问,完全可以通过正轨渠道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