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泄火的小巷子,广安小巷寻幽处

发布时间:2025-11-04 00:21:48 来源:原创内容

这条小巷子藏在广安城东,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蹲着只花猫,懒洋洋地甩着尾巴看我。空气里有股潮湿的苔藓味,混着谁家飘来的炒菜香。

往里走两步就看见那堵塌了半截的老墙,砖缝里钻出几丛青草。有个大爷坐在门槛上剥豆角,竹筐搁在腿间。“以前这头有个铁匠铺”,他头也不抬地说,“叮叮当当响了几十年咧。”

巷子里的老手艺

再往前果然瞧见个黑黢黢的门脸,门楣上“郑记铁铺”的匾额都开裂了。炉子早凉了,风箱把手却还油亮亮的。隔壁理发店的王师傅正给客人修面,泡沫堆得像雪山顶。“老郑去年搬去儿子家啦”,他手里的剃刀稳当当的,“这巷子啊,越来越静了。”

其实也不算太静。拐角处几个小孩在跳房子,粉笔画的分格线歪歪扭扭的。穿红裙子的小丫头每跳一下,羊角辫就跟着晃悠。她娘坐在窗边钩毛线,时不时抬头瞅一眼。

忽然闻到股焦香,原来是街尾的烧饼炉子开火了。做烧饼的小伙子光着膀子,面团在他手里啪嗒啪嗒响。“芝麻多的卖完了”,他挠头笑笑,“明天赶早哈。”刚出炉的烧饼烫手,掰开能看到层层油酥。

墙头花与老井台

最让我挪不动步的是那口老井。井台边的青石被磨出了凹痕,辘轳上的麻绳都起毛了。打水的阿姨说这井水冬暖夏凉,夏天能把西瓜镇得透心凉。她指着墙头那架紫藤:“开花时才好看哩,紫汪汪像片云彩。”

其实这条广安泄火的小巷子并不起眼,地图上都找不着名字。可要是细看,每块砖瓦都在讲故事。比如李家窗台上的仙人掌,养了二十多年;比如孙奶奶每晚七点准时亮起的灯笼,说是给晚归的人照个亮。

暮色渐浓时,巷子忽然活泼起来。下班的人叮铃铃骑过石板路,家家窗口飘出炊烟。那位剥豆角的大爷收起竹筐,慢悠悠掩上木门。铁铺前的麻雀蹦跶着啄食,理发店的转灯咕噜噜转起来。

我站在巷口回头看,路灯次第亮起,把晾衣绳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上。或许明天,那个跳房子的小丫头会画新的格子,烧饼炉子会烤出更香的饼。这条广安小巷寻幽处,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流淌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