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恩平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
对于恩平街巷的聊天记录
前几天和老家表弟通电话,他支支吾吾问我:“哥,你记不记得恩平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我当时就笑了,这问题问得真有意思。表弟在老家做外卖骑手,刚跑半个月,对老城区那些七拐八绕的巷子还没摸熟。
我让他打开地图软件,边说边比划:“你从锦塔市场对面那个岔口进去,对,就是有家红色招牌凉茶铺的那个路口。往里走百来米,右手边第叁条巷子特别窄,电动车刚好能过。”表弟在电话那头“哦”了一声,说今天送餐就在那附近转了叁圈没找着门牌。
说起来,恩平老城的巷子确实像迷宫。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边的骑楼挨得紧紧的。有些巷子窄到晾衣杆能从这边窗户伸到对面人家去。我在那生活了二十年,闭着眼睛都能闻出不同巷子的味道——早点铺的蒸糕香、午后晒着的陈皮味、傍晚家家户户的饭菜香。
表弟突然又问:“那恩平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呢?我今天接到个单子,备注写‘巷子尽头蓝门’,结果跑错了两个地方。”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没有导航,我们找同学家全靠地标。比如“小卖部拐角第二棵榕树对面”,或者“红砖房隔壁的窄巷子”。现在的年轻人啊,离了手机导航就像丢了眼睛。
其实这些巷子藏着不少老手艺。巷口修鞋的阿伯坚持用麻线纳底,说这样比胶水结实;转角裁缝铺的阿姨看一眼就能记住你的尺寸。有次我裤脚破了拿去补,她边踩缝纫机边唠家常,最后只收了两块钱。这些在宽敞大街上渐渐消失的烟火气,都在巷子里好好保存着呢。
表弟在电话那头恍然大悟:“难怪!我今天看见有条巷子聚着好些老街坊,原来是在看人下象棋。”他语气轻松了不少,说以后送餐要提前出门十分钟,正好可以把这些巷子都认个遍。说不定还能发现些不为人知的美食摊——比如只在下午出摊的糯米糍阿姨,或者藏在深巷里的猪脚饭。
挂电话前,表弟笑着说现在觉得这些巷子挺有意思。虽然弯弯绕绕的,但每道拐弯都可能遇见惊喜。就像今天他无意间闯进的那条巷子,墙头探出整片的叁角梅,老人们在树下摇扇乘凉,那画面比什么风景区都动人。
放下手机,我翻出旧相册。有张照片是站在巷口拍的,阳光从屋檐间隙漏下来,在青石板上投出斑驳的光影。突然很想回老家逛逛,不是为了找什么,就随便走走。看看那些熟悉的巷子是否还保持原样,闻闻空气里是否还飘着记忆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