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事件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上个星期二晚上,原平市某小区里传来李女士焦急的喊声:"我手机里怎么少了五百块?"她上初二的儿子小军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嘟囔:"就...就是打了个电话..."
叁个小时的通话记录像条蜿蜒的河流,从晚上七点一直持续到十点。李女士捏着话费清单的手直发抖:"你跟你同学哪有这么多话讲?"小军憋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不是同学...是陪人聊天..."
藏在手机里的陌生人
事情渐渐清楚了。原来小军在短视频平台认识了个自称"心理导师"的人,对方用温柔的声音说:"现在学习压力大吧?找我聊天每小时只要一百六,包你心情变好。"这孩子信了,偷偷记下妈妈微信支付密码,每晚假装写作业,其实在房间里抱着手机。
"他说能帮我解除焦虑..."小军的声音越来越小,"可聊完之后,我反而更难受了。"那些所谓的开导,不过是网络上看来的鸡汤文,翻来覆去讲些大道理。最让人生气的是,对方发现小军好说话,故意拖长时间,把原本说好的一小时硬是聊成了叁小时。
这事让我想起隔壁张老师说的话:"现在有些孩子啊,心里话宁愿跟陌生人讲。"小军的父母常年加班,他放学回家总是一个人对着空屋子。那通天价电话,或许不只是被骗走五百块钱那么简单。
谁偷走了孩子们的心里话
小军妈妈后来告诉我,她在孩子书包里发现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要是爸妈能像那个骗子一样,愿意花时间听我说话就好了。"这话听着真让人心酸。
那个所谓的原平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事件,表面看是孩子缺乏防备心,可往深处想,孩子们是不是太缺少能说知心话的人了?我们总忙着问"考了多少分",却忘了问"今天开心吗"。等到孩子宁愿花钱找陌生人倾诉,事情就真的有点晚了。
这事儿发生后,小军爸爸把每周叁定为"家庭日",雷打不动地带儿子去爬山。上周我在小区看见他们,小军居然主动跟我说:"叔叔,我现在有什么话都跟我爸说。"他爸在旁边笑得特别欣慰。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个情感账户,我们往里面存够理解和陪伴,他们才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虚假温暖诱惑。那条天价通话记录,像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容易忽略的东西——再忙也要留只耳朵给孩子,毕竟有些话现在不听,以后可能就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