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火车站300一次,涟源车站服务300一回

发布时间:2025-11-02 19:20:46 来源:原创内容

前两天和老家的表哥通电话,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涟源火车站。他随口提了句现在车站周边有些私人跑车的,牌子旁常立着个"涟源火车站300一次"的纸板。挂了电话,这个数字在我脑子里转了好久。

说起来,咱们这小城的火车站,还真是个有意思的地方。站前广场永远人来人往,拖着行李的学生,背着麻袋的农民,还有那些在出站口张望的接站人。空气中飘着油炸摊子的香味,夹杂着各地方言,热闹得很。

车站旁的那些生意

我上次回去,特意在车站周边转了转。还真看见几辆车窗上贴着"涟源车站服务300一回"的私家车。司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皮肤黝黑,正靠在车门上抽烟。我凑过去搭话,问他这生意怎么样。

他吐了个烟圈,苦笑说:"混口饭吃呗。现在跑长途的人少多了,也就是些急着去周边县市的,或者带着大包小包不方便坐班车的。"他说跑一趟除去油费,其实也剩不下多少。但守着火车站,总能接到活儿。

这话让我想起以前在车站看到的那些挑夫。他们用扁担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趟也就收个十块二十块。时代变了,工具从扁担变成了汽车,但那种靠力气和汗水吃饭的本质,好像没怎么变。

数字背后的生活

叁百块这个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在城里人看来,可能就是一顿饭钱;但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这得挣上好几天。我琢磨着,定价的人肯定是仔细算过的——太贵了没人坐,太便宜了又划不来。

那个司机师傅跟我说,他一般只跑周边县城,远的地方不去。"跑太远不划算,而且家里人担心。"他说这话时,眼神往手机上瞟了瞟,屏幕上是他孩子的照片。

想想也是,这种私人跑车的,多半是本地人,熟悉路况,知道哪条路近,哪个时间段车少。他们提供的"涟源火车站300一次"这种服务,其实填补了公共交通的一些空白。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赶得上班车的时间,也不是所有地方班车都到。

不过这种生意也确实有难处。得和正规出租车竞争,还要担心被查,收入也不稳定。碰上雨天或者节假日还好,平时就只能干等着。我看着他时不时张望出站口的眼神,那种期盼来客的神情,让人心里有些发酸。

车站这片天地

涟源火车站这片地方,就像个小社会。有正规的出租车排队区,也有这些私底下揽活的;有开商店的,有摆小吃摊的,各色人等,都在这里讨生活。

那些选择"涟源车站服务300一回"的乘客,想必都有自己的考量。可能是急着办事,可能是行李太多,或者就是图个方便。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要赶去某处的理由。

站前那棵老榕树还在,我小时候它就在那儿了,现在枝叶更茂密了。树荫下永远坐着些等活的人,他们看着列车进站出站,看着人来人往,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

其实细想起来,这种民间自发的服务,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咱们这小地方的人情味。司机和乘客聊着天,说不定还能攀上些亲戚关系,或者共同认识某个人。这种熟人社会的温暖,在大城市里是很难感受到了。

天色渐晚,车站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我又看到那个司机接了个电话,大概是家里催他回去吃饭。他收拾了一下车里的东西,发动了车子。明天,他还会来这里,继续守着"涟源火车站300一次"的牌子,继续他的营生。

车站的钟声响起,又一列火车进站了。人流从出站口涌出来,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这座小站的日与夜,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流转着,而生活,也就在这其中默默地继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