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儋州品茶选举初选工作坊
最近路过儋州老街,总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招牌。“儋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隔壁,新开了家“儋州品茶选举初选工作坊”,这两家名字像双胞胎似的,惹得街坊邻居都在议论:这到底是卖茶叶还是搞选举呢?
怀着好奇推开了工作室的玻璃门,迎面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他笑着摆手:“您别被名字唬住啦!我们这儿不选人大代表,选的是咱们儋州人心里的好茶。”他边说边引我到茶台前,紫砂壶正冒着袅袅白气。
茶叶里的民主滋味
原来所谓“大选”,是每月举办的民间品茶会。茶农带着新焙的茶叶来参赛,街坊们一人一票,用盖碗当投票箱。得票最高的茶叶,能成为当月“茶魁”,在工作室显眼位置展示。“您瞧这凤凰单丛,”他递来一盏蜜黄色茶汤,“就是上周海选杀出来的黑马。”
我抿了口茶,花香在舌尖炸开。旁边穿花衬衫的大叔凑过来:“我投了叁票呢!比我们小区选业委会还认真。”众人哄笑起来,有个系围裙的阿姨提醒:“快去隔壁工作坊看看,他们正在初选春茶。”
茶杯里的春秋
转进隔壁工作坊,场景更热闹。二十多人围坐长桌,每人面前摆着叁只白瓷杯。“这是盲品环节,”主持的姑娘解释,“不管包装不管价钱,只管茶汤说话。”有人闭眼细品,有人掏出小本记录,有个老爷子突然拍桌子:“二号茶肯定是白沙陨石坑的!”
看着这场面,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儋州。那时街头巷尾都是茶摊,阿公们下棋喝茶能消磨整日。现在年轻人总盯着手机,反倒需要这种“选举”把大家拉回茶桌。穿唐装的老茶师说得在理:“茶叶不会骗人,好茶自己会拉票。”
窗外飘起细雨,屋里茶香更浓了。工作坊的初选到了投票环节,有人为心仪的茶叶拉票,还有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在直播:“家人们看,这款茶回甘像初恋!”现代与传统就在这氤氲水汽里奇妙交融。
两家店铺其实同属一个老板,那位戴眼镜的年轻人悄悄告诉我:“取名时故意带点幽默。现在不是什么都讲参与感吗?咱们让选茶变得像选举,大家更愿意来玩。”他转动着茶杯,“再说,挑茶叶和选人本来也像,都要细细品,慢慢选。”
暮色渐浓时,新一届“茶魁”诞生了。中选的茶农笑得见牙不见眼,非要现场请客泡茶。我握着温热的茶杯想,这座海滨小城的可爱之处,或许就在这些看似无用的热闹里。当别处用算法推荐商品时,儋州人仍相信 collective 舌尖的 judgment。
雨停了,石板路映着暖黄灯光。回头望去,“儋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的灯笼亮了起来,明天大概又有新的茶叶要来参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