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流行
前几天刷手机,突然看到有人提起凭祥学校门口的暗号。这事儿可有点年头了,记得我们上学那会儿,确实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接头暗号”。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不知道现在的学生还在玩这个吗?
要说这事得往回倒个十几年。那时候放学路上,经常能听到有学生神神秘秘地对着暗号。比如有人喊“天王盖地虎”,旁边就有人接“小鸡炖蘑菇”。其实也没什么实际用途,就是觉得好玩,好像对上了暗号就是自己人似的。
那些年我们对过的暗号
记得最火的时候,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有的用动画片里的台词,有的用当时流行的网络用语。有时候走在校门口,突然听到有人喊一句莫名其妙的词,接着就传来一阵哄笑声。现在想想,那大概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们特有的交流方式吧。
我特意问了问在凭祥当老师的朋友。他说现在确实很少见到学生站在校门口对暗号了。倒是有时候在班级群里,学生们会发些只有他们自己懂的梗图和表情包。“可能现在的暗号都转移到线上了吧,”他这么跟我说。
这不难理解。现在学生们都有手机,想搞点什么小团体,直接在社交软件上建个群就行。面对面喊暗号?听起来确实有点过时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变化也挺让人感慨的。
前阵子路过凭祥小学,正赶上放学。校门口还是那么热闹,只是听到的都是手机游戏的声音,还有讨论短视频的内容。倒是有几个小男孩在玩卡牌游戏,互相说着游戏里的术语,这算不算是新时代的暗号呢?
其实想想,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了。我们那时候的暗号,可能就像现在的社交账号密码,或者游戏里的好友代码。形式在变,但那种想要有自己的小圈子、想要与众不同的小心思,估计永远都不会变。
有个初中生告诉我,他们现在虽然不在校门口喊暗号了,但在网上会用特定的标签或者缩写。比如某个明星的粉丝会有专门的应援口号,游戏玩家之间有特殊的术语。“这不就是暗号嘛,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这么一说倒也是。时代在变,学生们交流的方式也在变。以前是面对面,现在是在虚拟空间。以前是一句口号,现在可能是一个表情包,或者一段音频。本质上看,都是年轻人建立认同感的方式。
不过我还是有点怀念那时候的暗号。虽然傻乎乎的,但特别有真实感。现在想想,可能我们怀念的不是暗号本身,而是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大家放学后还能在校门口多待一会儿,互相开玩笑的时光。
下次你要是路过凭祥的学校门口,不妨多留意一下。虽然可能听不到我们当年那种暗号了,但说不定能发现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交流方式。毕竟,青春永远都需要一点小秘密,一点只属于同龄人之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