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找个女人100米过夜,海林附近女子百米夜寻
这事儿得从上周五说起,老张半夜给我来电话,声音压得低低的:“听说海林那边出怪事了,有人专门在百米内找女人过夜。”我当时翻了个身,手机差点砸脸上。
第二天赶早班车到海林,街角早点摊冒着热气。要了碗豆腐脑,和老板娘搭话:“最近这儿晚上热闹不?”她擦着桌子的手顿了顿,“前些日子总见着生面孔,专挑巷子深处的旅店住。”说着把抹布往桶里一甩,“都是天黑才现身,挨家敲门问有没有女客。”
百米内的蹊跷
我顺着老板娘指的方向往南走,果然百米不到连着叁家小旅馆。招牌旧得发白,有个穿灰夹克的男人正蹲在电线杆底下抽烟。看见我走近,他猛地站起身,烟头往地上一摁就走。这反应让人心里直犯嘀咕。
第叁天夜里,我猫在便利店二楼观察。快十一点时,巷口晃进个戴鸭舌帽的,挨个敲旅馆值班窗。隔着二十米都能听见他压着嗓子问:“有单独住的女客没?”连着问了叁家,最后消失在灯光昏暗的转角。
街对面彩票站王姐说,这些人专挑离车站百米内的旅馆转悠。“说是找亲戚,可哪有半夜找人的?”她攥着保温杯直摇头,“上周302房那姑娘被敲了叁次门,吓得连夜退房。”
我试着在巷子里来回走了几趟。从第一家旅馆到巷尾招待所,不多不少正好百米。这个距离很微妙——既不会太显眼,又能把整片区域扫个遍。
夜寻女子的暗流
周末晚上遇到个出租车师傅,他顺手把对讲机音量调小:“海林附近女子百米夜寻这事儿,我们跑夜班的都知道。那些人专盯独身女客,有时假装送外卖,有时说是查水表。”方向盘一转,车子拐进辅路,“有回我载个姑娘,她说被人跟了半条街,就因为她住在巷子中段的旅馆。”
这话让我想起社区公告栏的寻人启事。最上面那张贴着年轻女孩的照片,家属电话那栏被雨水打湿了。旁边便利贴歪歪扭扭写着“夜间警惕陌生人”,墨迹晕开像滴落的眼泪。
后来我装作住客去了巷尾那家招待所。前台大姐边嗑瓜子边说:“这两天消停多了,片警来转过两回。”她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西头那家昨晚还有人挨间敲门,说是找走散的老婆。”
站在旅馆走廊里,能清楚听见隔壁电视声。这种隔音条件,别说敲门了,就是在楼道里走动都能惊动整层人。我想象着深夜被敲门声惊醒的女客们,该是怎样揪着被角不敢出声。
巷口路灯忽明忽暗的,把树影拉得老长。几个下夜班的姑娘结伴走过,说笑声在空荡的街上传出很远。她们特意绕过那几家旅馆,选择了亮着便利店招牌的那侧人行道。
现在经过那片街区,能看见新装的监控探头闪着红点。几家旅馆前台都贴了警方提示,前台登记也严格了许多。只是偶尔还有陌生人站在巷口张望,像在估算着百米内的动静。
昨晚老张又打来电话,说隔壁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我握着手机走到窗边,城市灯火在夜色里连成一片。那些藏在光影里的故事,或许明天还会在别的街角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