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喝茶新茶嫩茶,安达品茗春茶鲜叶
这几天路过安达老城区,总能看到茶庄门口摆出「新茶上市」的招牌。青翠欲滴的茶叶在玻璃罐里打着卷儿,像是刚睡醒的娃娃伸着懒腰。街坊们拎着牛皮纸包叁叁两两走出来,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炒豆香——这是安达喝茶人最熟悉的春讯。
张叔蹲在茶摊前捏起一撮毛峰,眯着眼看了半晌:「今年雨水匀称,你看这白毫跟初雪似的。」他是我认识叁十年的老茶客,每到清明前后总要拉着我来挑茶。铜壶在炭火上咕嘟咕嘟响着,他忽然压低声音:「现在市面上好多机器烘的,看着齐整,可喝不出山场气。咱们安达喝茶讲究的就是个地气儿。」
茶汤里的春天气息
第一泡茶汤是浅浅的鹅黄色,带着嫩栗子的甜香。茶庄李师傅用紫砂壶高高冲水,茶叶在壶里翻腾着舒展开来。「这可是前天刚到的乌牛早,」他指着其中一片芽叶,「你瞧这‘一旗一枪’的模样,采茶姑娘得赶在晨露没干时掐尖儿,晚半个时辰就长老了。」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外婆去茶山,她总说新茶如年少,带着毛茸茸的冲劲儿。现在喝着这盏茶,恍惚又看见竹篾匾里晾着的青叶,在四月阳光里微微卷边。邻座几个年轻人正学着闻香杯,有个姑娘惊呼:「这香味像把整个春天含在嘴里了!」
安达品茗向来不拘形式。老茶馆里有人用粗陶大杯豪饮,新式茶室则流行闻香叁转。但对待春茶鲜叶,大家都格外虔诚。王奶奶每天清晨要用井水泡茶,她说自来水有漂白粉味道,会委屈了这些嫩芽。看着她颤巍巍地滤出第二道茶汤,窗外的梧桐新叶正好映在瓷碗里,茶汤便漾出浅浅的光影。
时光里的茶滋味
茶市最热闹的时候,能遇见各种有意思的人。穿亚麻衫的摄影师在拍茶叶舒展的慢镜头,他说这是在记录生命苏醒的轨迹。退休的地理老师捧着地图研究云雾带,非要找出海拔480米处的茶园。还有个北京来的茶商,每年这时候都驻扎在安达,他说别处的春茶太着急,只有安达喝茶人懂得等待的艺术。
暮色渐浓时,茶庄点亮了竹篾灯笼。李师傅开始焙今天收来的茶青,手工锅里沙沙作响,像是春蚕在食桑叶。我捧着第叁泡茶,滋味已转为清冽,喉间泛起兰花般的回甘。忽然明白为什么老茶客总说「茶如人生」——初尝或许清浅,再品已有层次,待到叁巡过后,那份醇厚才真正渗进骨子里。
晚风送来远处炒茶作坊的香气,混着栀子花的味道在巷弄里流淌。准备离开时,李师傅往我兜里塞了包茶样:「带回去慢慢喝,这安达品茗的趣味啊,得像茶叶沉底似的,静下心才能尝透。」路灯下看那墨绿色的茶叶,仿佛瞥见了整个春天被收藏在皱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