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品茶时光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连州女子学院后街的青石板上,把整条小巷照得暖洋洋的。我习惯性地推开那家叫“清心阁”的茶室木门,门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老板娘从茶柜后抬起头,朝我笑了笑:“老位置给你留着呢。”
靠窗的榆木桌被磨得发亮,上面的木纹像流动的小溪。我点了一壶凤凰单丛,看着茶叶在玻璃壶里慢慢舒展。这地方我来过不下百次,每次都觉得时间在这里走得特别慢。隔壁桌坐着两个女生,应该是学院的学生,正小声讨论着明天要交的论文。
茶香里的旧时光
记得第一次来这儿还是叁年前的秋天。那时我刚搬到附近,偶然间发现了这条藏在学院后街的小巷。说来也怪,明明就在喧嚣的市区边上,可一拐进这条巷子,世界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老板娘是个很会聊天的人。有次她一边给我续水,一边说起这家茶室的来历。原来她母亲也曾是女子学院的学生,后来舍不得这条街的味道,就开了这间茶室。“好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还会特意回来坐坐,”她说,“有的都当奶奶了。”
我特别喜欢看傍晚时分的学生们叁叁两两地走进来。她们有时带着书本,有时空着手,但脸上都带着那种属于校园的轻松。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每次都点茉莉花茶,她说这味道让她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棵茉莉。
茶凉了又续,续了又凉。我忽然想起今天约了朋友小李见面,他总说我太迷恋这里的氛围。果不其然,他进门就嚷嚷:“你这人,别的朋友约咖啡,就你非得约喝茶。”
不一样的滋味
小李是个急性子,一口就把刚沏好的茶喝下去,烫得直咧嘴。“慢点喝,”我忍不住笑,“好茶要细细品。”他摇摇头,说还是冰可乐来得痛快。
不过说来也怪,就是这个嫌喝茶麻烦的人,后来居然成了这里的常客。有次他悄悄告诉我,在这儿喝茶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夏天。“虽然说不清具体像在哪里,但感觉特别相似。”
窗外飘起细雨,打在老式的瓦檐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老板娘送来一碟花生酥,说是新试做的茶点。小李这次学乖了,小口小口地啜着茶,偶尔还眯起眼睛,像是在认真品味。
雨渐渐大了,茶室里的人却不急不忙。有人拿出书来看,有人望着窗外出神。这样的午后,连呼吸都变得柔软起来。
天色将晚时雨停了,夕阳的余晖把整条巷子染成金色。我和小李起身结账,老板娘正在教一个新来的服务员如何掌握泡茶的水温。走出茶室,空气里还飘着淡淡的茶香,混着雨后青石板的味道。
回头望去,“清心阁”的灯笼已经亮起,在暮色中泛着温暖的光。这条学院后街的品茶时光,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继续着,像一杯永远温热的茶,等着下一个推门而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