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大学城约找学生,黑河大学城寻访学子

发布时间:2025-11-03 19:48:36 来源:原创内容

坐在开往黑河大学城的公交车上,窗外的景色慢慢从市区的高楼变成了开阔的田野。我这次来,心里揣着个挺简单的念头——黑河大学城约找学生,想和他们随便聊聊天。这想法是怎么来的呢?说来也奇怪,就是前几天路过书店,看到里面挤满了年轻人,突然就想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每天都在琢磨些什么。

车子在大学城那一站停稳,我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这里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那种严肃的学术氛围,反倒像是个充满活力的小镇。道路两旁种满了梧桐树,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叁叁两两的学生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走过。我站在路边犹豫了一会儿,该找谁搭话呢?

在食堂的偶遇

正好到了饭点,我跟着人流走进了最近的一个学生食堂。空气里飘着饭菜的香味,每个窗口前都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我要了份简单的套餐,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旁边桌坐着两个男生,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编程问题,桌上还摊着笔记本电脑。

“同学,打扰一下,”我趁着他们讨论的间隙问道,“能问问你们平时除了上课,都喜欢做点什么吗?”

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镜框,笑着说:“除了写代码,我们最近在搞一个校园跑腿小程序。你看啊,有时候大家在宿舍懒得动,又想喝奶茶或者取快递,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做个平台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他的同伴接过话头:“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们不光是在做项目,更像是在建设自己的校园生活。昨天还有学姐在平台上发布需求,想找个同学帮她照顾一周的盆栽,因为她要回家一趟。”

听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讲述,我突然意识到,黑河大学城寻访学子这件事,远比我想象的有意思。这些年轻人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在主动塑造着自己的世界。

告别了这两个充满想法的男生,我继续在校园里漫步。路过篮球场时,看到一群学生在打球,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图书馆的玻璃窗前,坐着埋头苦读的身影;林荫道旁的长椅上,有学生在轻声朗读外语。每个角落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走着走着,我注意到路边有个小型的跳蚤市场。几个女生在摊位前忙碌着,卖的都是些二手课本、小饰品和自己设计的手工艺品。我凑近一个摊位,看到上面摆着些很有创意的环保袋,图案都是手绘的校园风景。

“这些都是你们自己设计的吗?”我拿起一个印着图书馆图案的帆布袋问道。

扎着马尾的女生点点头,脸上带着些许自豪:“是啊,我们美术系的几个同学一起弄的。既环保又能锻炼专业技能,还挺受欢迎的。”

“会不会影响学习?”

“其实反而促进了学习,”她笑着说,“在做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课堂上学的知识真的能用上。而且,管理这个小摊位也让我们学会了怎么记账、怎么和顾客沟通。”

这时她的同伴插话道:“最重要的是,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每次看到有人背着我们设计的包包在校园里走,那种感觉特别棒。”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校园里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我准备离开时,在教学楼前碰到一个独自坐在台阶上看书的女生。她读的是哲学书,这在当下可不多见。

“喜欢哲学?”我在她旁边坐下。

她抬起头,露出温和的笑容:“说不上特别喜欢,就是觉得在大家都在忙着学‘有用’的东西时,偶尔也该想想那些‘没用’的问题。”

我们聊起了生活、理想和困惑。她说有时候会觉得迷茫,不知道现在学的东西将来能做什么。但每次来教学楼前坐坐,看看来来往往的同学,心里又会平静许多。“你看,”她指着前方,“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路,这本身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回程的公交车上,我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大学城轮廓,心里装着满满的感触。这一天的黑河大学城寻访学子之旅,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的真实样貌——他们既有现实的考量,也不放弃理想的追求;既关注个人的成长,也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

校园里的灯光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温暖的海洋,就像这些年轻人的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而那些在校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对于梦想和奋斗的故事,依然在每个角落里继续上演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