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学生品茶喝茶上课,校园茶香伴读时光
乐清这阵子有个新鲜事儿,不少学校把品茶喝茶带进了课堂。你可能会纳闷:这不是耽误学习吗?可真正走进他们的教室,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十几个学生正围着茶席坐成一圈。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小心翼翼地提起陶壶,温水在茶叶间打了个转,一股清雅的香气就飘了出来。旁边的男生凑近闻了闻:“咦,这茶香和上次的不太一样?”授课的林老师笑着接话:“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不同水温对茶香的影响。”你看,化学知识就这么自然地融了进来。
当茶香飘进实验室
隔壁班的科学课上,同学们正拿着温度计测量不同材质的茶杯散热速度。有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举手:“老师!我发现紫砂杯保温时间比玻璃杯长五分钟!”这群孩子哪里是在喝茶,分明是把茶具当成了实验器材。班主任王老师说,自从引入茶文化课,孩子们观察生活的敏锐度提高了不少。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个品茶喝茶上课的项目还催生了跨学科学习。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品读《茶经》里的优美篇章,美术课上学着绘制茶叶包装设计,连数学老师都布置了“计算最佳冲泡比例”的趣味作业。有个叫小雨的学生在周记里写:“原来一片叶子里藏着这么多学问。”
说来也怪,自从教室里飘起茶香,那些课间总爱追跑打闹的学生安静了不少。现在课间十分钟,常有学生围在茶艺角,一边品茶一边讨论刚学的知识点。初二(3)班的班长告诉我:“现在我们班同学见面都爱问‘今天你泡什么茶’,就像以前问‘今天打什么游戏’似的。”
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校园里。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会主动给爷爷奶奶泡茶,还会像个小老师似的讲解茶叶知识。住在学校附近的张阿姨笑着说,她家孩子现在周末都不睡懒觉了,非要拉着她去茶山看采茶。
当然,任何新事物都会遇到质疑。有人担心这会影响正常教学,但学校的解决方案很巧妙——把品茶活动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历史课讲到丝绸之路时,老师就会带着学生品味通过这条通道传播到世界的中国茶。
暮色渐浓,教学楼里还飘着淡淡的茶香。几个值日生正在仔细清洗茶具,他们把每只杯子都擦得亮晶晶的。或许,这就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不是把知识硬塞进脑袋,而是让学习变成像品茶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校园茶香伴读时光,正悄悄滋养着这些年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