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品茶上课微信,赤峰茶艺学习交流群
这几天老有朋友问我,想学茶道该从哪儿入手。说实话,要是搁在以前,我肯定会推荐去报个线下茶艺班。可自从加入了赤峰品茶上课微信,发现线上学茶也别有一番天地。
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上茶艺课,我顺手泡了杯超市买的茶包。没想到老师刚好讲到如何分辨茶叶等级,镜头一转看到我的杯子,笑着指了指:"这位同学手里的茶包,正好能让大家看看什么叫碎茶。"当时脸上有点发烫,但这么一来反而记住了知识点。
茶香飘进手机里
你说奇不奇怪?隔着屏幕居然能学到真本事。老师在视频里手把手教温杯烫盏,我们跟着做,动作不对立马纠正。有次学着摇香,我把盖碗晃得太用力,茶叶撒了一桌子。群里立刻有人发了个捂脸笑的表情,接着分享起自己的翻车经历——原来大伙儿都这么过来的。
在赤峰茶艺学习交流群里,每天都有新鲜事。早上可能看到茶友晒自家茶园晨雾,中午有人讨论新到的紫砂壶,晚上还有老师答疑。上周王姐把红茶存进了冰箱,幸亏李老师及时提醒,她才避免了一罐好茶串味的悲剧。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群里藏龙卧虎。除了专业茶艺师,还有研究茶文化的大学生、自家开茶山的茶农。有回聊到蒙古奶茶,一位内蒙古的茶友直接开视频展示传统做法,那把粗盐撒下去的瞬间,仿佛闻到了草原的气息。
其实学茶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水温差几度,冲泡差几秒,出来的茶汤滋味就大不相同。但好在有个随时能请教的平台,问题刚冒头就能得到解答。昨天小张还纠结该怎么选入门茶具,今天就已经在晒她新入手的白瓷盖碗了。
看着茶友们从认不全六大茶类,到能品出不同山场的气息,这种成长着实让人感动。或许这就是茶文化的魅力吧,它不急着让你变成专家,而是允许你慢慢来,在每一泡茶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这几天群里在筹备线下茶会,虽然大家素未谋面,但聊起茶来都像老朋友。期待哪天能和这些茶友面对面坐下来,用我们在这个赤峰品茶上课微信圈子里学来的手艺,好好泡一壶茶,听听每个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