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聚

发布时间:2025-11-03 13:51:59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朋友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挺火,说咱们洛阳周边有几个学校的学生,凑了差不多一百来人,说要搞个叁小时的活动。这事儿听着挺新鲜,你说现在年轻人手机都不离手,怎么突然想起来要线下聚会了?

我特意问了参加活动的学生小张。他挠着头说:“其实最开始就是在学校论坛发了个帖子,没想到来报名的同学比想象中多多了。”他们选在周六下午,地点定在洛龙区的一个创意园区。那天我到场一看,嚯,还真热闹,篮球场、手工区、读书角都挤满了人,大家叁叁两两聊得正起劲。

活动背后的故事

有个叫李雨的女生告诉我,她本来周六都要去上补习班的,特意请了假过来。“平时在学校就是教室、食堂、宿舍叁点一线,能认识其他学校的同学太难得了。”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你看那边做手工的组,有个男生做的皮影特别棒,我们约好了下周还要一起研究呢。”

现场负责协调的王老师倒是不太意外:“现在孩子们缺的不是学习资源,是真实的交流空间。你看那个下象棋的角落,赢了的在教输的同学技巧,这比在网上下棋有意思多了。”

我转了一圈发现,最受欢迎的是个即兴表演的小舞台。几个学生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有个男生大胆唱了段豫剧,直接把气氛带起来了。说来也巧,他们正好凑够了百来人,活动时间也卡在叁小时左右——短了不尽兴,长了大家又该累了。

让我意外的是,这些学生不少都带着才艺来的。有个女生悄悄告诉我,她为了这次聚会,特意跟奶奶学了剪纸,“就怕到时候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这话说得挺实在,现在年轻人表面上看着挺佛系,其实心里都藏着点小骄傲。

天色渐晚,活动快结束时,我看见好些学生互相留联系方式。有个男生正跟新认识的朋友讨论数学题,边说边在纸上写写画画。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同学们凑在一起写作业的样子。

回去的路上我在想,也许这样的相聚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它给了大家一个放下手机的理由。叁个小时不长不短,刚好够认识几个新朋友,学点小技能,或者就是单纯地聊聊天。说到洛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这样的活动,倒让我觉得,年轻人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怎么找到真实的快乐。

后来听说,这些学生建了个微信群,已经在商量下个月再聚一次。这次他们想换个主题,可能要组织去参观博物馆或者搞个骑行活动。看来啊,好的开始确实能带来更多可能,你说是不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