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学生叁小时通话服务50元
最近在瑞安初中生的朋友圈里,悄悄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有个同学推出了"50元3小时电话"服务。乍一听你可能觉得奇怪,现在谁还缺打电话的时间?但这事还真有点意思。
我第一次听说时也纳闷,现在微信语音不都是免费的吗?后来才弄明白,这个"学生叁小时通话服务50元"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通话。小杰是这项服务的发起人,他是个转学生,去年刚从外地搬来瑞安。他说:"很多同学和家长吵架后没人倾诉,我就是想当个听众。"
藏在电话里的心事
小杰的服务有个特别的规定——不主动给建议。他说自己接过的电话里,有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敢回家的,有和好朋友闹别扭的,还有想买新手机被父母拒绝的。最长的通话整整打了2小时47分钟,那个同学一直在说父母离婚的事。"他需要的不是解决办法,就是有个人安安静静听他把话说完。"
说来也怪,明明在学校天天见面,为什么非要通过电话说心里话?我问过试用过这项服务的琳琳,她歪着头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打电话的时候不用看对方表情吧,有些话说起来没那么尴尬。"
这项瑞安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服务慢慢传开后,奇怪的是并没有太多人真的收费。小杰笑着告诉我,实际上他收到过同学用零花钱凑的叁十多块钱,还有用漫画书、零食来"抵账"的。"重要的是有人愿意认真听你说话,钱反而不重要了。"
现在学校里开始流行起"电话聊天"的风气,当然不是上课时间。放学后,同学们会更愿意打个电话聊聊心事。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今天数学作业第几题",有时候会说"我爸妈今天又吵架了"。这种不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反而让大家更愿意开口了。
记得上周五晚上,小杰接到一个特别的电话。对方一直不说话,只能听见细微的抽泣声。小杰也没挂断,就这样安静地陪着。过了大概十分钟,那个同学突然开口:"我就是有点累。"然后说了声谢谢就挂断了。第二天到学校,小杰才发现那是班里最活泼的体育委员。
这项学生叁小时通话服务50元的创意,现在被老师们知道了。出人意料的是,班主任没有批评,反而在班会上说:"能想到用这种方式帮助同学,很有心。"不过老师也提醒,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及时和家长沟通。
现在想想,也许我们缺少的不是聊天工具,而是愿意花时间倾听的耐心。在这个每条消息都要求秒回的时代,能有人愿意拿出叁小时专心听你说话,确实是件奢侈的事。小杰说最近打算把"瑞安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的服务范围扩大,不只是倾诉,还可以一起讨论作业,或者就是随便聊聊。
前几天我在操场碰到小杰,问他最近还接不接这种电话。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上面排着叁四个同学的未接来电。"现在大家好像都学会了这种方式,"他挠挠头,"不过我还是更想在课间直接和他们聊天。"
看来,无论科技怎么发达,人和人之间最需要的,还是那份愿意倾听的心意。虽然这个服务叫做50元3小时电话,但真正珍贵的,是那叁个小时里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