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小巷子里150的爱情,窄巷百五情缘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20:51:18 来源:原创内容

北流这地方,老城区里藏着不少弯弯绕绕的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要说最特别的,还得是那条仅容两人并肩通过的小巷——人们都叫它“一百五巷子”。这名字听着怪吧?我头回听说时也琢磨,怎么起这么个名儿。

巷子深处有家旧书店,木招牌上的字都快褪没了。店里坐着位七十来岁的陈奶奶,每天雷打不动地整理那些泛黄的书页。有天午后,我偶然看见她对着本《诗经》出神,扉页上用钢笔写着“赠阿娟——150天纪念”。

一百五十天的约定

陈奶奶见我好奇,倒是爽快地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七十年代那会儿,她和老伴儿就是在这巷子认识的。“那时候他天天来借书,每次只借一本,说是要凑满一百五十次。”奶奶说着说着眼睛就弯了,“这傻小子,后来才告诉我,是他们车间师傅说的,追求姑娘要满一百五十天,感情才能扎根。”

巷子口那棵老榕树可以作证,那些年两个年轻人总爱靠在树下看书。有时是朦胧诗,有时是技术手册,最奢侈的是分食一个苹果。奶奶笑着说:“有回他突然从工装口袋里掏出朵野花,花瓣都压蔫了,可我觉着比玫瑰还香。”

这份北流小巷子里150的爱情,就这么在窄巷里悄悄生长。没有山盟海誓,只有实实在在的一百五十个黄昏,和越来越近的两颗心。

窄巷里的新故事

现在巷子里的年轻人也延续着这份浪漫。斜对门租住着一对小情侣,女孩在奶茶店打工,男孩送外卖。他俩最爱在巷子中间那盏路灯下吃宵夜,有时是炒粉,有时是关东煮。

“上个月他俩吵架,女孩把男孩送的多肉盆栽扔门口了。”陈奶奶努努嘴,“结果第二天,发现男孩蹲在门口给盆栽换土。说什么‘这可是我们第一百五十天一起买的,不能扔’。”这不,前两天我看见他俩又挨着脑袋分一碗冰粉了。

这样的窄巷百五情缘故事,在老巷里不断上演。你说怪不怪,这巷子就像个存钱罐,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存进去了,存的多了,反倒生出暖意来。

傍晚时分,我常看见陈奶奶朝着巷口张望。问她在等什么,她说就是在等那个感觉——虽然老伴前年走了,可每到这个点,总觉得下一秒就会听见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后座上还夹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新书。

暮色把巷子染成暖黄色,真有点像老照片的色调。我想,所谓情深,大概就是把寻常巷陌过成了不寻常。就像巷口那家 bakery 每天飘出的面包香,闻着平常,可哪天要是闻不到了,心里准会空一块。

正准备离开时,碰见那对年轻情侣拎着菜回来。女孩抱怨洋葱涨价了,男孩说那咱们少买点,明天我发工资给你做葱油拌面。两人吵吵嚷嚷地消失在巷子拐角,只留下渐渐模糊的笑语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