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150的爱情在哪条街,抚州150的爱情在哪条路
那栋楼里的烟火气
最近刷手机,总看到有人在问“抚州150的爱情在哪条街”。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问题,我愣了半天。150?这是个什么暗号?是门牌号,还是什么特别的代号?心里琢磨着,这问题挺有意思,像在打听一个只有本地人才懂的接头暗语。
后来问了几个老抚州才明白,原来大家说的是那栋150米高的楼。在咱们这小城,它算是个地标了。可爱情怎么就跟一栋楼扯上关系了呢?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朋友聚会,就约在那边的一家小馆子。
那家店门面不大,做的临川牛杂却是一绝。我们去得早,隔壁桌坐着一对老夫妻,头发都花白了。老爷子细心地把牛杂里的辣椒挑到自己碗里,老太太就笑着看他,小声说:“慢点挑,又没人跟你抢。”那种默契,一看就是几十年磨合出来的。他们结账时,我听见老太太说:“走吧,150那边新开了家甜品店,带你去尝尝。”老爷子嘟囔着“甜腻腻的东西”,脚却已经跟着往外走了。
这么一想,我好像懂了一点。大家总在打听抚州150的爱情在哪条路,可能不是真要找个具体地址,而是想知道,在这座城市里,那些细水长流的感情,到底藏在哪些角落。
上个月陪表妹去看房子,巧合的是,看的正是150那栋楼里的公寓。中介小哥特别能说,指着窗外的街景告诉我们,楼下这条赣东大道,到了晚上特别热闹。小情侣们牵着手散步,路边卖花的阿姨都认识好几对常客。“有个小伙子,”中介说,“每周五都来买一束百合,说是女朋友喜欢。”表妹听得入神,忽然问我:“哥,你说抚州150的爱情,是不是就在这条街上?”
我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确实有不少年轻人成双成对地走在街上,有的匆匆赶往餐厅,有的慢悠悠地晃着,手里捧着杯奶茶。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近处是汽车的喇叭声,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其实想想,哪座城市没有这样的地方呢?北京有后海,上海有外滩,咱们抚州,可能真的就是这150米高楼周围几条街。玉茗大道、临川大道,还有那条总是堵车的赣东大道,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街道。但正因为普通,才装得下普通人的爱情。
我有个发小,去年在150那栋楼里的电影院求的婚。他偷偷约了我们一群朋友当帮手,电影散场时,银幕上突然放起他们的照片。女孩愣住了,然后笑着流泪。后来他们常回去那家电影院,看一场普通的电影,吃一桶爆米花。他说,每次走到那条街上,心里都暖暖的。
这么看来,抚州150的爱情在哪条街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比我们想的要简单。它不在某条特定的街道,而是在那些共同走过的路上,在那些充满回忆的角落里。可能是常去的那家米粉店,可能是第一次牵手的小公园,也可能是周末总爱逛的超市。
现在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笑着说:你去150周边那几条街走走看。早上看看买菜的夫妻讨价还价,傍晚看看下班的情侣相约吃饭,晚上再看看散步的老人相互搀扶。爱情不就在这些日常的瞬间里吗?它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两个人,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把日子过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这几天路过150那边,发现玉茗路上新开了家花店。店里的小黑板写着:“今日推荐——抚州人的爱情故事,从一束花开始。”我不由地笑了,看来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