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同城喝茶上课,高密本地品茶学习交流
最近在高密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喝茶上课"这个词。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也挺纳闷的,喝茶就喝茶,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直到上周,我被朋友硬拉着参加了一次高密同城喝茶上课的活动,这才恍然大悟。
那是在高密古城附近的一家茶馆,推门进去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十来个人围坐在长桌旁,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大家都挺随意的。主办这次高密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是位姓王的老师,他在茶叶行业干了二十多年。
这哪是喝茶啊,简直是在听故事
王老师先给我们泡了壶本地人常喝的日照绿,边泡边聊起了这种茶的来历。“你们知道吗,咱们山东人以前其实不怎么喝绿茶,”他慢悠悠地说,“后来是从南边引进的品种,经过这么多年改良,才成了现在这个味道。”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来了兴趣,纷纷端起杯子细细品味。
让我意外的是,这种高密同城喝茶上课的方式特别轻松。不用记笔记,不用考试,就是一边喝着不同的茶,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从茶叶的采摘时节,到冲泡的水温,再到怎么辨别茶叶的好坏,这些知识都融在了一杯杯茶里。
记得在尝到第叁款茶的时候,坐在我对面的大姐突然说:“哎,这茶我怎么喝着有股子糊味?”王老师不但没觉得她问题奇怪,反而笑着解释:“这说明您味觉很灵敏啊!这是炒青过程中火候稍微大了点产生的独特香气,不是茶叶质量问题。”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试着去感受那种特别的香气。
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
随着茶一杯接一杯地喝,我发现原来平常自己喝茶真是太随意了。同样是高密本地品茶学习交流,不同的人关注的点还真不一样。有位年轻姑娘特别关心怎么泡茶不会失眠,旁边的大叔则对茶叶的保存方法很上心。
王老师也实在,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有人问:“是不是越贵的茶越好?”他摇摇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咱们高密人,可能就爱喝本地习惯的这几款,不见得非要去追那些名贵品种。”
那天我们尝了六种茶,从清淡的绿茶到醇厚的黑茶,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但有意思的是,在这种高密同城喝茶上课的氛围里,大家都很放松,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不少东西。
临走时,组织者还建了个微信群,说以后有新的茶叶到货,或者要办新的高密本地品茶学习交流活动,都会在群里通知。这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像是一个能让生活慢下来的小圈子。
现在想想,这种把学习和休闲结合在一起的方式确实挺巧妙的。在高密这样生活节奏不是特别快的城市,找个空闲的下午,约上叁五好友,或者认识些新朋友,一边品茶一边学点知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高密同城喝茶上课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