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泄火的小巷子,凌海小巷的烟火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14:46:44 来源:原创内容

这条巷子窄得很,两边的屋檐都快碰在一起了。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堆着几户人家腌咸菜的瓦缸,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煤炉味。住在巷口的王大爷总说,这巷子就像凌海的肺管子,喘的都是最地道的烟火气。

清晨五点半,第一缕光还没照进来,老陈的烧饼炉子已经噼啪作响了。面饼贴在炉壁上的声音特别治愈,带着芝麻香的蒸汽从巷头飘到巷尾。刚出炉的烧饼烫手,得左右手倒腾着拿,咬下去满口酥脆。隔壁理发店的张师傅端着搪瓷缸子来买早点,扯着嗓子喊:"老陈,今天多给我撒点椒盐!"

晌午的慢时光

日头爬上来的时候,巷子就安静了。二楼的竹竿上晾着花衬衫,水珠滴滴答答落在底下的君子兰上。几个老太太坐在门槛边拣豆芽,说着谁家孙子考大学的事。这时候最能看清墙上的痕迹——雨水冲刷的水渍,小孩画的粉笔画,还有那年贴的福字褪色后留下的印子。

修鞋摊的老李头在这住了四十年,他眯着眼睛穿针线,嘴里念叨:"现在年轻人都不懂,这巷子冬暖夏凉,比那些新楼房舒坦。"他的叁轮车永远停在第叁个电线杆下面,车斗里堆着轮胎皮和工具箱。

午后偶尔有电动车响着喇叭经过,骑车的后生总要喊一声"借过"。这时候就能看见巷子两边的窗户陆续打开,伸出来的晾衣杆差点碰在一起。叁楼的刘婶会探出头问对门的赵奶奶:"晚上做茄子烧肉,要不要给你留一碗?"

黄昏时分

夕阳把巷子染成橘红色时,炒菜的滋啦声此起彼伏。油烟味混合着葱姜蒜的香气,从各家厨房的排气扇里钻出来。这会儿巷子最热闹,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艰难地穿行,还得小心避让追逐打闹的孩童。

小卖部的老板娘把冰柜推到门口,孩子们围着买五毛钱的冰棍。写作业的中学生趴在柜台上算数学题,时不时抬头看看电视里放的动画片。二楼的窗户飘出蒜薹炒肉的香味,那家的孩子肯定考了好成绩——只有这时候他妈才舍得放这么多肉。

王大爷坐在他的竹椅上摇蒲扇,脚边卧着那只花猫。他说这巷子白天是通道,晚上才是家。路灯亮起来的时候,每家每户的灯光从门缝里漏出来,在青石板上拼出温暖的光斑。有人家在放九十年代的老歌,声音不大,刚好在巷子里轻轻回荡。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晚归的人脚步声格外清晰,还有几声狗吠从深处传来。明天太阳升起时,凌海泄火的小巷子又会开始新一天的烟火时光。老陈的烧饼炉子照常生火,张师傅的推子照样嗡嗡响,而青石板路上,又会印上新的车辙和脚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