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孝义微信快餐500元人到付
最近在本地群里总看到“孝义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这样的消息,每次刷到都让我愣一下。这种广告就像路边突然冒出来的小卡片,印着醒目的数字和承诺,但仔细想想,里面藏着不少让人挠头的事儿。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孝义微信快餐500元人到付”这行字时,我盯着手机屏琢磨了半天。这年头连外卖都能人到付款了?可再一寻思,这哪是送餐啊,分明是打着快餐幌子的特殊服务。周围有朋友提起过,说这类联系方式回复快得像机器人,开口就是“位置发来,半小时上门”,可真要问具体内容,对方立马含糊其辞。
藏在便捷背后的风险
上周在菜市场听见两个阿姨闲聊,说邻居家小伙子信了这种广告,结果付完五百块只等到两盒凉透的盒饭。找对方理论时,那个微信账号早就注销得干干净净。这种事儿听着像笑话,可落到谁头上都窝火。现在连正规外卖平台都经常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更别说这种来路不明的交易了。
其实这类“孝义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的套路经不起推敲。你想想看,正经生意哪需要把付款方式写在广告词里?还特意强调“人到付款”,不就是想利用人们觉得“见面给钱更保险”的心理吗?可现实是,人家拿到钱就消失,你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我表弟在城里送外卖,他说真正靠谱的生意都是平台担保交易。要是遇到非要线下交易的,他们骑手反而会多留个心眼。现在有些骗子特别会钻空子,专门挑中小城市下手,就是吃准了很多人对新兴诈骗方式了解不够。
记得去年腊月里,社区民警来做反诈宣传时特意提到,年底这种“孝义微信快餐500元人到付”的骗局特别多。有些团伙甚至会伪造营业执照,但仔细看就能发现注册地址根本不存在。民警当时说得挺实在:“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热乎饭。”
现在再看到这类广告,我通常直接划走。倒不是说所有这类信息都是骗局,但为省事冒这么大风险实在不值当。真要想找快餐服务,街上随便哪家面馆不比这个强?至少能看见厨师颠勺,能闻着饭菜香。
有时候觉得,这种“孝义微信500快餐人到付款”的广告能存在,说到底还是抓住了人们图方便的心理。现在生活节奏快,谁都希望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问题。可越是这样的时候,越得记得老话说的“便宜没好货”。五百块说多不多,但够买好几次教训了。
这两天经过小区公告栏,发现物业新贴了防骗提示,头一条就是警惕各类“人到付款”服务。看来不止我一个人注意到这个现象了。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现在连骗子都学会用智能手机开展业务了,咱们更得擦亮眼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