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嫩茶论坛,辛集新茶品鉴交流
这两天总有朋友问我,辛集哪儿能找着靠谱的茶友交流?这个话题还真问对人了。说实话,咱们这儿真正专注本地茶文化的平台确实不多,直到去年发现了辛集嫩茶论坛,才算找着组织了。
说起第一次点进辛集嫩茶论坛的感觉,就像走进了一家熟悉的茶馆。界面清爽简洁,分版明确,最热闹的当属“茶友闲聊”区。有人在分享刚入手的明前龙井,照片拍得青翠欲滴;有人在讨论不同水温对茶汤口感的影响,争得热火朝天。那种氛围,让人忍不住就想泡杯茶坐下来慢慢看。
新茶品鉴的那些事儿
说到辛集新茶品鉴,这可是论坛里最受欢迎的板块。记得叁月初春茶上市时,版块里简直像过年。本地的几位老茶客自发组织了小型品鉴会,把各家买到的头采茶叶摆在一起比较。张大爷带来的那款安吉白茶,鲜爽度特别好,入口就像喝了一勺春天;李姐淘到的凤凰单丛,兰花香明显,七八泡后余韵还在。这些真实的品饮感受,比任何广告都来得实在。
其实新茶品鉴这事儿,说难也不难。论坛里总结了个简单方法:先看干茶,颜色是否鲜活,条索是否匀整;再闻香气,有没有青草气或杂味;最后品茶汤,关键是感受喉韵和回甘。上周我照着这个方法选了款毛峰,果然比往年盲买的好喝不少。
最近论坛里在传,下个月可能要搞个线下茶会。消息刚放出来,报名接龙就排了二十多人。王老师说想带他那把养了十年的紫砂壶,赵阿姨答应把她收藏的建水陶杯拿出来分享。这种以茶会友的热乎劲儿,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特别珍贵。
有时候深夜翻看论坛,会发现不少有趣的帖子。比如对于要不要洗茶的讨论,就各有各的道理。主张洗茶的认为可以去除杂质,反对的则认为第一泡的精华不该浪费。看他们引经据典,从陆羽《茶经》说到现代农残检测,倒是学到了不少知识。
现在每天打开辛集嫩茶论坛已经成为习惯。不一定每次都要发言,光是看着茶友们分享的泡茶视频,欣赏他们茶席的布置,就觉得很治愈。在这个充满柴米油盐的世界里,能有这么一处安静品茶、真诚交流的角落,确实难得。
对了,前几天还有个刚入门的茶友发帖,说在论坛里泡了两个月,终于能分清渥堆味和陈香的区别了。底下跟帖都在夸他进步快,还有人开玩笑说要收他当徒弟。这种互相打趣、共同成长的氛围,或许就是辛集嫩茶论坛最吸引人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