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600块上门2个小时,锦州600元上门服务两小时
那天晚上接到老同学电话
手机响的时候我刚泡好方便面,来电显示是锦州的老同学。接起来就听见他火急火燎的声音:“兄弟,你上次说的那个锦州600块上门2个小时的服务,到底靠不靠谱?”我楞了一下,忽然想起半个月前在烧烤摊随口提过这事儿。
当时我也是听亲戚说的,他家空调不制冷,在本地生活群里问了一句。有个老师傅私信他,说收600元上门服务两小时,修不好不收费。亲戚想着反正不吃亏就试了试,没想到老师傅带着全套工具,不仅修好了空调,还把室外机里里外外清洗了一遍。
“你先别急,具体啥情况?”我撂下筷子。原来他家的老冰箱半夜总是嗡嗡响,吵得人睡不着,找了两个维修工都说要换压缩机,报价都快赶上买台新的了。
老师傅的秘密
第二天正好周末,我陪同学一起等了那位老师傅。约的上午九点,八点五十门铃就响了。开门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工具箱擦得锃亮。
他听了冰箱的问题,没急着动手,反而先问冰箱买了几年、什么时候开始响的、最近有没有挪动过。接着才插电听声音,手指在冰箱外壳上轻轻敲打。
“小事儿。”老师傅笑了,“固定压缩机的螺丝松了叁颗,橡胶垫老化,共振传到外壳上了。”只见他拧紧螺丝,换了几个橡胶垫,又调整了冰箱水平。再插电,那烦人的嗡嗡声真的消失了。
同学看得目瞪口呆,之前那两个维修工连螺丝都没检查就说要换压缩机。老师傅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就爱把问题往大了说,其实有些事解决起来特别简单。”他提起自己年轻时在国营厂跟老师傅学的:维修这行,叁分靠技术,七分靠责任心。
那天老师傅收的确实是锦州600元上门服务两小时的费用,但实际只用了四十分钟。同学要给他凑个整,他却摆摆手:“说好多少就是多少。”临走还教了同学几个保养冰箱的小窍门。
街角修鞋摊的发现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我在街角修鞋摊又遇见了类似的温暖。摊主是个腿脚不太方便的大爷,我常去他那里补鞋。有次听见他和人讨价还价,不是要高价,而是在劝一个学生:“你这鞋底开胶了,用普通胶水粘一下就行,不收钱。别听他们说非要换底。”
我好奇问起来,大爷说他在这个街角摆了二十年摊,看着很多老客户从谈恋爱到带孩子来修鞋。“人不能光盯着钱看,该赚的赚,不该赚的别伸手。”他补着我的皮鞋头也不抬,“就像你说的那个锦州600块上门2个小时的师傅,人家那是明码标价,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我忽然意识到,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这些老师傅们依然守着老规矩——手艺人有手艺人的底线。他们可能不懂什么营销套路,但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把事情做好,钱自然就来。
后来我特意打听了下,那位维修师傅在锦州本地口碑特别好,都是老客户互相介绍。他的手机里存着几百个客户的维修记录,谁家空调什么时候加过氟,谁家洗衣机什么毛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很多人遇到家电故障就想着换新的,其实找对人了,花锦州600元上门服务两小时就能解决大问题。既省了钱,又给这些靠谱的手艺人一口饭吃。那天同学修好冰箱后,特意在小区群里推荐了老师傅,第二天就有叁户人家联系了他。
老师傅后来告诉我,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带两个踏实肯学的徒弟,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现在的人啊,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他叹了口气,“其实很多事情,就像那台冰箱,紧紧螺丝就好了。”窗外,夏日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房间里修好的空调静静地送出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