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怀化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服务
最近在怀化的一些家长群里,有个话题悄悄传开了——对于“怀化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的服务。刚听说时我也愣了,现在孩子连打电话都能做成生意了?
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几个初中生自发组织的陪聊服务。只要支付100元,就能获得叁个小时的电话陪伴。据说服务内容五花八门:陪写作业、聊天解闷、甚至还能模仿家长帮忙请假。听着是不是觉得挺新鲜?
意想不到的需求
说实话,刚开始我觉得这事挺离谱。现在孩子零花钱都不够用了吗?非要靠这个赚钱?但跟一个参与这项服务的初中生聊过后,我的想法变了。
“其实不全是钱的事,”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带着稚气,“就是觉得好玩。而且真的有人愿意花钱找人聊天,特别是同龄人。”他告诉我,有个客户是个转学生,在新环境里没朋友,每天都打来电话,就是想让有人陪着说说话。
这让我想起自己上初中那会儿,有时候心里憋着话,确实不知道跟谁说。跟父母说怕被说矫情,跟老师说又太正式,同学之间嘛,又怕被传出去。要那时候有这么个服务,说不定我也会试试。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怀化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服务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说这是孩子们创业意识的觉醒,也有人担心安全问题。
藏在背后的故事
我联系上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这位妈妈苦笑着说,最初知道这事时差点气晕过去。“我们家又不缺他零花钱,干嘛要去搞这个?”但她后来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安排时间、与人沟通,甚至开始研究怎么把服务做得更好。
“有天我听到他在电话里开导一个因为考试失利而哭鼻子的同学,说的话比我们大人还有道理。”这位妈妈语气里带着惊讶,“他说失败就像打游戏通关,这次没过去,练练级下次再来。”
看来,这个所谓的“怀化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服务,不只是一桩生意那么简单。它成了孩子们理解社会、学习与人相处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懂得了换位思考,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当然,这件事也确实存在隐患。比如如何保证通话安全,怎么避免遇到不良意图的人。这几个孩子后来也想出了办法——只接听熟客介绍的电话,而且通话时都会在公共场合,不会单独待在密闭空间里。
说起来,现在的孩子确实比我们那会儿精明多了。这个怀化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服务运行了一个多月,据说已经发展出了固定客源,甚至开始提供“套餐优惠”。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这样的“微型创业”出现在校园里。只要把握好分寸,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动的生活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