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私人工作室品茶,泰州个人茶室品茗体验
这两天路过城南老街,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家泰州私人工作室品茶的小院。青瓦白墙的木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见几丛翠竹,和普通茶馆还真不太一样。
推门进去就闻到一阵幽幽的茶香。店主是位穿着棉麻衫的姑娘,正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我们这儿没菜单,今天刚到安溪的铁观音,要试试吗?”她说话时壶里的水正咕嘟咕嘟响,像是特意配的背景音。
茶香里的慢时光
看着她温壶、置茶、悬壶高冲,动作行云流水。我突然想起家里那罐放了半年的龙井,每次都是抓把茶叶往杯里一扔,开水一冲了事。可在这里,连注水都讲究“凤凰叁点头”——让水流忽粗忽细,据说这样更能激发茶香。
“很多人觉得喝茶麻烦,”姑娘递来一盏橙黄明亮的茶汤,“但其实不是茶需要这些步骤,是我们需要借着这些动作让自己慢下来。”她指了指窗外,“你看那棵桂花树,每年秋天开花时,我们都会窨制桂花乌龙。现在还剩两罐,要闻闻看吗?”
揭开陶罐的瞬间,花香混着茶香扑面而来。这种泰州个人茶室品茗体验,倒像是给忙碌生活按了暂停键。隔壁桌的大叔每周叁下午都来,他说在这泡一下午,比睡个午觉还解乏。
茶点里的巧思
配茶的藕粉圆子格外清爽,甜度刚好不会抢了茶味。姑娘说这是她奶奶的方子,用本地红莲藕磨的粉。“喝茶配什么点心可有讲究,浓茶配重味,淡茶配清甜。前天有位老茶客带来黄桥烧饼,配着普洱吃竟特别合适。”
墙边的博古架上摆着各式茶具,有套天青色的汝窑茶壶特别显眼。“这是福建客人订做的,烧了叁次才成功。”她笑着说,“每把壶用久了会养成不同的气韵,就像老朋友一样。”
暮色渐浓时,茶台已染上暖黄的光晕。玻璃壶里浮沉的茶叶缓缓舒展,像极了水底的绿藻。结账时发现价位很实在,这种泰州私人工作室品茶的模式,确实比连锁茶室多了几分人情味。
临走时姑娘送了一小包茶样:“明天要试凤凰单丛,有空再来坐坐。”走出巷口,齿间还留着茶香。或许下次该带父亲来,他总说现在的茶喝不出从前的味道。而在这里,时光仿佛还停留在老式茶庄的年代,连茶香都带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