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附近400元上门服务

发布时间:2025-11-04 10:14:11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汝州大学城附近的小区楼道里,总能看到用马克笔写的广告,白墙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格外显眼——上门服务,400元。不少同学路过时都会多瞄两眼,心里嘀咕这到底是干啥的。

巷子口修自行车的老张说,这半年突然冒出好多这种广告。有时候刚被物业清理掉,没过两天又冒出新写的。“有次撞见个戴帽子的男的蹲在墙角写,我吼了一嗓子,那人扔下笔就跑,帽子都跑掉了。”

学生小李住在临街的出租屋,上周门上被贴了张打印的广告,同样写着汝州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刚开始还以为是家教或者维修,仔细一看连个联系电话都没有,就留了个微信号。”

这服务到底靠谱吗

小王家热水器坏了,正好看见这种广告,就试着加了微信。对方说得挺像那么回事,说是专业维修团队。可人来了之后,小王傻眼了——就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拎着个破工具箱,连个工牌都没有。

“那人捣鼓了半小时,说要换零件,开口就要八百。我说广告上不是写四百吗?他支支吾吾说那是基础费。”小王摇摇头,“最后找正规维修店,叁百块就搞定了。”

宿管刘阿姨挺操心这件事:“这些广告神出鬼没的,学生们可得留个心眼。真要找服务,还是通过正规平台靠谱。”

学校后勤处的老师也挺头疼。他们在每个宿舍楼都贴了告示,提醒同学们谨慎辨别这些来路不明的广告。“我们现在每天都派人巡查,见到就清理。但这些人跟打游击似的,防不胜防。”

说起来,这种附近400元上门服务的广告之所以有市场,主要还是因为方便。大学生们课业忙,有时候图省事,看到便宜就心动了。但老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这话放在今天依然在理。

大叁学生小陈有过一次经历:“上次我手机屏幕碎了,也是找的这种上门维修。那人修完之后,手机用了两天就开始闪屏。再联系他,微信已经被拉黑了。”

学生公寓的保安老李说,他们现在特别留意陌生面孔。“有时候看到拎着工具箱的生人,我们都会多问几句。大部分人都能说出要找哪个宿舍、办什么事,但偶尔也会遇到说不清楚的。”

住在校外的同学更得注意。学校周边的城中村、出租屋密集,这些地方成了这类广告的重灾区。楼下小卖部的老板说,经常看到不同的人来贴广告,有的说是修电脑,有的说是通下水道,但价格都是四百块,这也太巧了。

要说解决之道,或许学校可以考虑组织个正规的服务团队。既然学生们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何不把这件事规范化呢?比如在后勤处设立个登记点,审核服务人员的资质,明码标价,这样大家都放心。

学生会最近也在讨论这个事。有同学建议做个服务信息栏,把靠谱的商家信息整理出来。“总不能因噎废食,毕竟同学们确实需要各种上门服务,关键是得保证安全可靠。”

这几天,又有人在食堂门口发小卡片,还是熟悉的内容,还是那个价格。不过现在同学们都学聪明了,接到卡片转身就扔进了垃圾桶。看来,大家的防范意识确实提高了不少。

夜幕降临,校园渐渐安静下来。路灯下,还能看见墙上那些若隐若现的字迹,虽然已经被涂抹过很多次,但仔细看仍能辨认出来。这些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广告,或许明天又会被新的覆盖,但同学们心里都清楚,有些便宜,真的贪不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