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小巷子里150的爱情,小巷深处150元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4 02:01:08 来源:原创内容

巷子口那盏昏黄的路灯,又在一闪一闪的跳动了。老张踩着拖鞋,慢悠悠地从灯下走过,手里拎着的塑料袋里装着两瓶啤酒和一包花生米。他在这条巷子里住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纹。

“一百五十块,能做什么呢?”他常常这样想。在市中心,可能只是一顿快餐;在商场里,或许连件像样的衬衫都买不到。但在这条弯曲的巷子里,一百五十元却能承载起一个完整的故事。老张摇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说不清是苦涩还是温柔的笑意。

巷子深处的缝纫店

巷子最里面,有家开了二十年的缝纫店。老板娘姓李,大家都叫她李姐。店面很小,只能放下一台缝纫机和几捆布料。每天清晨,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总会准时响起,像这条巷子的心跳。

前几天,巷口卖早餐的王阿姨拿来一条裙子,说是女儿送的生日礼物,可惜腰身太肥。“李姐,你看这得多少钱?”王阿姨问道。李姐摸了摸料子,又看了看需要修改的地方:“给叁十吧。”王阿姨愣了一下:“这么便宜?外面起码要八十呢。”李姐只是笑笑,没再多说。

其实,李姐的收费一直这么便宜。她说这条巷子里住的都是老街坊,收贵了心里过意不去。她丈夫早年去世,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全靠这个小店维持生计。可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价格。“够用就行。”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老张的心事

老张就住在缝纫店对面那栋旧楼的二层。每天下午,他都会坐在阳台上,看着李姐在店里忙碌的身影。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五年。

五年前,老张的妻子因病去世。那段时间,他整日浑浑噩噩,连饭都懒得做。有一天,他拿着妻子生前最爱穿的一条旗袍,敲开了李姐的店门。“能帮忙补一下吗?”他问。李姐接过旗袍,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点头。

叁天后,老张取回旗袍。破损的地方被巧妙地绣上了一朵梅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修补的痕迹。“多少钱?”老张掏出钱包。李姐犹豫了一下:“给二十吧。”老张知道,这样的手艺,这样的用心,在外面至少要收一百块。

从那以后,老张总会找各种理由去李姐的店里。有时是改个裤脚,有时是补件衬衫。每次收费都很便宜,从来没有超过五十元。

特别的生日礼物

明天是李姐的生日,老张琢磨着该送什么礼物。他在商场转了一下午,看中了一条丝巾,标价正好是一百五十元。这个数字让他心里一动。

晚上,老张又来到李姐的店里。这次他空着手,没带任何需要缝补的衣物。“李姐,明天你生日,我想请你吃顿饭。”他鼓足勇气说道。李姐正在踩缝纫机,听到这话,手指顿了一下。

“街口那家小炒店,我打听过了,两个人吃一顿正好一百五十块。”老张补充道。这个数字再次出现,像是某种默契的暗号。

李姐抬起头,看了看老张,又低下头去:“在外面吃多浪费啊。要不...明天我早点关店,你来我家,我炒几个菜。”她的声音很轻,但老张听得清清楚楚。

老张愣了一下,随即笑了:“那说好了,菜我来买。”这次,他没有问价钱,也没有讨价还价。他知道,有些东西,早已超出了价格所能衡量的范围。

走出店门时,巷子里的风正好吹过。老张深吸一口气,感觉这风里都带着缝纫机的哒哒声,那么熟悉,那么安心。路灯还在闪烁,但在他眼里,那光芒却比往常明亮了许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