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小巷深处两百块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3 11:08:33 来源:原创内容

梅雨时节,安陆巷子的青石板总是湿漉漉的。我撑着伞走过巷口修鞋摊时,正听见阿婆在数落老陈:"两百块钱够你买半个月降压药,非要买这些没用的。"

老陈怀里揣着刚取回来的相框,里面装着他们叁十年前的结婚照。照片上穿着碎花衬衫的姑娘,如今鬓角已染霜。他咧嘴一笑:"当年娶你只花了两百块,现在添个相框怎么就不行?"阿婆瞪他一眼,转身从煤炉上端下一碗冒着热气的藕汤。

两百块能买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在八十年代末,两百块钱意味着什么。那时候老陈在纺织厂当学徒,月工资才叁十六块五。他偷偷把厂里发的工装裤省下来,半年没领新衣裳,攒够布票换了两米的确良布料。又连续加了叁个月夜班,终于凑足两百块,在立冬那天送到了阿婆家。

巷子西头的王叔总爱开玩笑:"老陈你这买卖亏大发了,两百块换来个管你一辈子的。"但每当夕阳西斜,总能看到老陈推着轮椅上的阿婆在巷子里散步。轮椅是旧货市场淘来的,老陈自己上了新漆,还绑了个软垫子。

说来也怪,这条窄窄的安陆巷子,仿佛被时光遗忘了。外面高楼一栋栋起来,这里依然保留着八十年代的模样。裁缝铺的脚踏缝纫机咔嗒作响,副食店的玻璃柜台磨出了毛边。或许正因如此,那些看似过时的情感,才能在这里找到栖身之所。

去年巷口装自动售水机时,老陈盯着闪蓝光的机器看了好久。后来他悄悄告诉我,其实早就想给家里装净水器,但阿婆说烧开水也一样喝。"省下的钱啊,"老陈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都记在这里,等开春带她去省城看关节炎。"本子上密密麻麻画着正字,旁边标注着"少抽一包烟""步行代替公交"。

前些天经过修鞋摊,看见老陈在修补一双磨破底的女士皮鞋。锥子扎过皮革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缝得格外仔细。我认得那是阿婆的鞋,鞋跟已经修补过叁次了。"新鞋磨脚,"老陈头也不抬地说,"她走路不方便,穿惯的鞋才舒服。"

黄昏时分,我又看见他们。阿婆捧着搪瓷缸给老陈喂水,老陈正给轮椅轮胎打气。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盖过了整条巷子。墙头探出的叁角梅开得正艳,紫红色的花瓣落在阿婆灰白的发间。

或许这就是安陆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不是用钱衡量感情,而是让感情经得起岁月的丈量。当整个世界都在加速,还有人愿意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最初的心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