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那里有站小巷,海阳那条有站的小巷
来海阳出差前,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一定要去找找海阳那里有站小巷,特别有意思。”我当时还纳闷,一条小巷能特别到哪儿去?直到站在巷口,我才明白这“有站”二字,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巷子窄窄的,两边是有些年头的矮墙,墙头上探出几枝石榴树,红艳艳的花正开着。最让我吃惊的是,巷子深处真有个老式公交站牌,蓝底白字,锈迹斑斑的,立在墙根底下。站牌上写着“海阳小巷站”,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通往记忆深处”。这站牌立在这儿,感觉就像穿越了似的。
老站牌的故事
巷口杂货铺的王大爷正在摇扇乘凉,我凑过去打听。他眯着眼笑了:“这条海阳那里有站小巷,可有年头咯。二十年前,这儿真是公交车的终点站。后来路修宽了,站就挪到大马路上去了。”他指着那个孤零零的站牌,“就剩下这个老伙计,舍不得拆,一直留到现在。”
“那现在还有车在这儿停吗?”我好奇地问。
大爷摇摇头,又点点头:“公交车是不停了,可住这儿的人,还都认这个站。下班回来,都说‘到站了’。”他顿了顿,“这海阳那条有站的小巷啊,站牌是假的,可大伙儿心里的站,是真的。”
这话说得真有意思。我沿着小巷慢慢往里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几个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口摘菜,看见生人也不拘束,笑着点点头。有个小女孩跑过来,在站牌下面放下一个小马扎,乖乖坐着等——后来才知道,她在等妈妈下班。
这条海阳那里有站小巷,表面上是个地名,实际上成了这一片居民共同守护的小秘密。那站牌就像个老朋友,见证着每天的柴米油盐。
再往里走,我看见一个画画的年轻人,支着画板在描摹这条巷子。他的画里,那个站牌特别醒目。“为什么画这个?”我问。他头也不抬:“这条海阳那条有站的小巷多特别啊,别的地方找不到第二条。站牌立在这儿,提醒着每个路过的人——再忙,也该有个停下来的地方。”
这话让我愣了半天。是啊,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就像一趟永不停站的列车吗?忙着赶路,忙着下一个目标,却忘了生活本来就需要一些停靠的地方。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再次走到巷口。金色的阳光把站牌的影子拉得很长,刚好碰到对面人家的门槛。下班回来的人陆续走进巷子,都会在站牌前放慢脚步,像是完成某种仪式。他们看见我站在那儿,都善意的笑笑,仿佛在说:你也发现我们的秘密了?
离开的时候,我回头又看了一眼。暮色中的海阳那里有站小巷安静下来了,只有那个站牌还静静地立在那里。它不再指引公交车的方向,却指引着每一个路过的人,找到心里那个可以停靠的站点。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因为一个不再使用的站牌,反而成了很多人精神的站台。
朋友没骗我,这条巷子确实特别。特别的不只是那个站牌,更是巷子里那种让人慢下来的生活气息。如果你哪天来海阳,不妨也来找找这条特别的小巷,在站牌下站一会儿,感受这份独特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