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衡阳站附近的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3 03:02:14 来源:原创内容

跟着老衡阳逛巷子

那天碰见住在衡阳站旁边的张爷,他正提着鸟笼往巷子深处走。我上前搭话问路,老人家用浓重的衡阳腔笑道:"你说站大街的小巷子?那可多了去咯!"他顺手往铁路局家属院方向一指,"看见那个红砖拱门没?穿过去别有洞天。"

跟着张爷往巷子里走,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头探出几株夹竹桃。他边走边比划:"这些巷子像蜘蛛网似的围着火车站,最早是铁路工人住的。你看这墙上还留着1982年的编号牌。"

拐过两个弯,眼前突然热闹起来。不到叁米宽的巷子两侧,裁缝铺的缝纫机哒哒响,剃头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空气里混着卤菜和油炸糍粑的香气。住在临街二楼的李姐从窗口探出身晾衣服,她在这住了叁十多年:"我们这儿虽然旧,但是方便啊!晚上下班从火车站出来,走叁分钟就到家。"

要说最让人惊喜的,要数藏在巷尾的老茶馆。七八张方桌摆在天井里,茶客基本都是附近的老居民。花五块钱要杯酽茶,能坐整个下午。老板边续水边说:"我们这店比火车站候车室岁数都大,以前赶夜车的旅客常来这儿等车。"

穿过茶馆往后走,居然发现个微型菜市场。摊主刘婶正在整理刚从地里摘的青菜:"早上五点多最热闹,都是赶早班的来买菜。你要找衡阳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来我们这儿准没错。"她顺手递来个刚出锅的糖油粑粑,"趁热吃,这可是别处尝不到的老味道。"

巷子里的建筑很有意思,能看到不同年代的痕迹。民国时期的木结构骑楼紧挨着建国初期的苏式楼房,偶尔还能见到七八十年代的水刷石墙面。住在叁楼的老陈正在阳台浇花:"当年单位分房时图上班近,现在舍不得搬啦。夏天在屋顶乘凉,能看见火车进出站,比看风景画还有意思。"

走到巷子尽头是个小广场,几位老人正在下象棋。穿蓝布衫的大爷盯着棋盘说:"我们这儿四通八达,从哪个口子都能穿到主街上。不过生人容易转糊涂,上次有个小伙子在巷子里转了半个钟头。"他落了个棋子,"将!这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天色渐晚,巷子里飘起炊烟。王阿姨在灶台前炒辣椒,香味飘出老远:"住这儿就图个方便,孩子上学、买菜、坐车都省事。虽然房子旧些,但邻里关系好,谁家包了饺子都会给邻居送一碗。"

华灯初上时,巷口卖米粉的摊子亮起灯。不少刚下火车的人拖着行李箱过来,吃完热乎乎的米粉再赶路。老板动作麻利地烫着米粉:"经常有人问我衡阳站附近的小巷位置,我都说你们随便找个口子往里走,保准能发现好地方。"

这些巷子就像火车站的血脉,看似不起眼,却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站在巷口望着进出的人流,忽然明白为什么老住户们舍不得离开——这里藏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