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开远辩辩扫码200约伴
最近在开远本地一些网络角落里,老能看到“开远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这样的信息。说实在的,第一次瞅见这条消息时,我对着屏幕愣了好几秒。这串文字组合得挺直白,但里头的意思,反而让人心里犯嘀咕。
晚上跟朋友吃烧烤,聊起这个现象。哥们儿夹了块烤豆腐,笑着说现在街上确实少了,都转到网上了。“你扫那个开远辩辩二维码,说是200块就能叫小妹陪喝酒,”他压低了声音,“但这事儿吧,听着太玄乎,谁知道二维码后面是啥人?”
街头巷尾的悄悄变化
走在这座小城的街道上,能感觉到一些东西在变。以前那些站在霓虹灯下的身影,现在好像都不见了。不是她们消失了,而是换了个地方存在。网络成了新的场所,那些“开远辩辩扫码200约伴”的广告,就像是数字时代的暗号。
我试着想象那些发信息的人。可能是刚来城里打工的小伙子,下班后躺在宿舍床上,寂寞地刷着手机;也可能是某个小老板,想找点乐子又怕被熟人看见。他们打出那行字的时候,心里应该既期待又忐忑吧。
有个在网吧当网管的朋友告诉我,他经常看到有人偷偷扫描这类二维码。“动作都差不多,”他比划着,“先左右看看,然后快速打开手机扫码,那表情跟做贼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开远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的服务,真的靠谱吗?二百块钱,在小城不算小数目,够请叁五好友吃顿不错的火锅了。花这笔钱去找个陌生人陪聊,值不值得?
我想起邻村来的小李,他在建筑工地干活,一个月挣四五千。有次他跟我说,他也试过扫描那种开远辩辩二维码,结果转了两百块后就被拉黑了。“就当交学费了,”他苦笑着,“这年头,啥人都有。”
二维码背后的现实
说到底,“开远辩辩扫码200约伴”这种信息的出现,反映的是小城市民生活的另一面。城市化进程这么快,许多人从农村来到开远,离开了熟悉的乡土社会,却还没完全融入城市生活。那种孤独感,在夜晚格外明显。
我家楼下便利店的老张说,每晚十点后,来买烟的男人特别多。“有的站在店门口,一根接一根地抽,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一盯就是半小时。”老张擦着柜台,若有所思,“人啊,有时候就是缺个说话的。”
但这种躲在二维码背后的交往,真的能解决孤独吗?或许暂时可以,但长远来看,不过是饮鸩止渴。真实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培养,需要面对面交流,那些细微的表情、语气,是冷冰冰的文字和图片替代不了的。
而且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谁知道那个“开远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的背后,是不是诈骗团伙?就算真的见到了人,又会不会有其它风险?这些问题,那些寂寞的人在扫码前,恐怕都没仔细想过。
我认识的另一个朋友说得在理:“与其花那二百块钱去找不靠谱的陪伴,不如约几个哥们儿出来喝酒聊天。至少不用担心被坑,也不用藏着掖着。”
夜深了,开远这座小城渐渐安静下来。街灯昏黄,偶尔有车辆驶过。那些对于“开远辩辩扫码200约伴”的信息,还在某个网络角落里静静躺着,等待下一个扫码的人。而真正的生活,永远在二维码之外,在人与人的真实相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