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中山学生高价通话事件
这事儿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信,中山市某中学的初中生,居然花了800块钱打了整整叁个小时的电话。这可不是普通的电话,而是跟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的一对一“辅导通话”。消息传开后,整个家长群都炸锅了。
李阿姨在家长会上提起这事时,声音都带着颤抖:“我家孩子说班上好几个同学都买了这种电话辅导,最便宜的也要两百块一小时。那个800块的,据说是金牌讲师……”她的话没说完,周围家长已经议论纷纷。有人翻出手机里收藏的聊天记录,上面明码标价:普通教师200/小时,资深教师500/小时,名师800/小时。
这笔账怎么算都心疼
说实在的,现在养个孩子真不容易。学校刚收完补习费,转头又冒出个电话辅导。张先生掰着手指头算:孩子每周两次数学辅导,每次两小时,一个月就是小两千。要是再加个“名师电话”,那还得了?
可问题在于,这些电话辅导真的值这个价吗?我特意托朋友联系到一位做过电话辅导的老师,他坦言:“其实就是照着参考书念重点,偶尔讲两道题。学生要是问得细了,我们就说电话里说不清,建议报线下课程。”
有个初二学生偷偷告诉我,他攒零花钱买过一次500块的电话辅导:“那天我妈查手机账单,差点没把我骂死。其实那个老师就随便讲了讲作业题,跟我自己在网上搜解析差不多。”
这事儿越想越让人纳闷。按理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种学习资源触手可及,怎么还会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打个电话?
家长们的两难选择
在中山某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的王女士道出了实情:“都知道贵,可别人家孩子都在补,咱能不跟吗?”她叹了口气,“上次月考,孩子班里前十名都在外面上小灶。现在又流行起这种电话辅导,说是随时能问问题,比每周上两节课管用。”
不过也有家长比较清醒。赵先生就坚持不给孩子报这些:“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效率和自学能力。现在动不动就花钱请外援,反而让孩子产生依赖。”他女儿去年考上了重点高中,从来没买过什么高价辅导。
但像赵先生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更多家长在焦虑中不得不掏出钱包,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心情,当过父母的应该都能理解。
说到这个中山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件,其实反映的是更深层的问题。现在的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资源,这就让某些机构钻了空子。
我认识的一位退休老教师直摇头:“我们那会儿备课到深夜,就为了第二天能把课讲明白。现在倒好,随便打个电话就要收八百,这哪是教书育人,这是做生意啊。”
确实,教育不该变成这样。但如果要改变现状,光靠家长醒悟还不够,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比如学校能不能多安排些免费答疑时间?社区能不能组织退休教师做志愿者?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几天在公园遇见的一幕:几个中学生围坐在石桌旁讨论题目,有个路过的老先生主动停下来给他们讲解。那一刻,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书本上,孩子们的眼睛亮晶晶的——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啊。
话说回来,那个花800块打电话的中学生后来怎么样了?据说他妈妈知道后,第一时间去培训机构理论。结果对方理直气壮:“我们是明码标价,自愿消费。”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这件事在中山本地论坛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爆料,这种高价电话辅导在珠叁角地区已经形成产业链,甚至有专门的“话术培训”,教老师如何让学生持续购买课时。
不过最近好消息是,当地教育局已经开始关注这类现象。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特别是针对这种新型的“线上一对一辅导”。
教育是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我们都希望孩子成才,但成才的路上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让商业气息过早地侵蚀教育这片净土,那才是真正让人担忧的事。
夜深了,中山市的某个窗户还亮着灯。也许又有个学生在打电话问问题,也许有位老师在批改作业。教育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只是希望这样的故事里,少些功利,多些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