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微信附近联系服务400元
这两天在诸城老城区吃饭,听见隔壁桌几个大哥边刷手机边唠嗑,话题绕着“微信附近人”打转。其中一人嘟囔了句“现在找个靠谱的咋这么难”,倒是让我想起些事儿。今儿个咱们就唠唠这个现象,您就当我搁这儿陪您喝茶闲聊。
那些年在微信附近人踩过的坑
说实话,现在打开微信附近人,十条动态里得有八条是广告。特别是那种明码标价“400元一次”的,看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上个月我表弟来诸城打工,差点就被这类信息给忽悠了——对方让他先转200定金,说是怕被放鸽子。幸亏他多了个心眼给我打了个电话,要不这钱指定打水漂了。
您说这事儿闹的,好好的交友功能,怎么就成了这样?其实早几年刚有附近人那会儿,真能认识些靠谱的邻居。我家楼下修电脑的小张,就是通过附近人找我修过电脑才熟络的。现在可好,净是些花里胡哨的套路。
特别是晚上九十点钟,这种“微信附近联系服务400元”的内容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些人大半夜的不睡觉,搁这儿搞什么名堂呢?后来听干辅警的老同学说,这些账号多半是专业团伙在操作,一个月能换七八个号。
400元背后的门道
说到这个“400元一次”的价码,这里头还真有讲究。我特意问过做营销的朋友,他说这数字定得巧妙——太低了让人怀疑质量,太高了又没人问津。400这个数卡在心理承受的临界点上,怪不得遍地都是这个价。
不过您要是真信了这个邪,那可就上套了。我认识个开宾馆的老板,他说经常见到有人开了房傻等,最后等来的是要求继续转账的消息。什么保证金、服务费、安全押金,名目多得能编本词典。
现在更离谱的是,连“微信附近联系服务400元”都成了某些人的暗号。有回我在烧烤摊听见两个小伙子碰杯,其中一个挤眉弄眼地说“老规矩,四百”,另一个就心照不宣地笑了。您说说,这都什么事儿啊?
其实要我说,真想认识朋友倒不如参加些线下活动。上周我在诸城图书馆的读书会就认识了好几个书友,人家那才叫正经交流。虽然得花点时间,但总比盯着手机提心吊胆强不是?
最近天气转凉,夜市上卖糖炒栗子的大姐都开始用微信加老主顾了。您看,这才是微信附近人的正确打开方式。要我说啊,那些标着“400元一次”的,咱还是绕着走比较稳妥。这年头挣钱都不容易,何苦把钱往水里扔呢?
倒是听说社区现在搞了正规的家政服务平台,擦玻璃、修家电都是明码标价。人家那400块钱能让你家里亮堂整整一星期,比虚无缥缈的“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实在多了。
昨儿个路过和平街,看见居委会在宣传防诈骗,黑板上就写着警惕“附近人”诈骗的案例。王大妈说得在理:“这智能手机啊,还得配个聪明脑瓜”。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