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100米内学生约,邻近学子相约青铜峡

发布时间:2025-11-03 03:32:53 来源:原创内容

站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的观景台上,我突然想起昨天在景区门口看到的有趣一幕。几个背着书包的年轻人正热络地商量着什么,走近才听清他们在讨论下午要去哪里写生。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说:“咱们青铜峡100米内学生约的地方,就属这片视野最好了。”

这句话让我不禁莞尔。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也总喜欢和同学约在图书馆、咖啡馆见面。现在的学生倒好,直接把约会地点定在了壮丽的黄河岸边。望着脚下奔腾的黄河水,我突然理解了他们的选择——在这里碰面,确实比在封闭的教室里来得痛快。

峡谷里的青春聚会

沿着步道往下走,果然在百米开外的平台上又遇到了一群学生。他们架着画板,正对着峡谷涂涂画画。带队的老师告诉我,这是附近学校美术班的例行活动。“每个周末,只要天气好,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来这儿写生。久而久之,‘青铜峡100米内学生约’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暗号。”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抬起头,笑着插话:“在这儿画画特别有感觉。你看这黄河水,这山崖,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她指了指对面的山壁,“上回我们还在讨论,为什么这里的岩层是这种颜色呢。”

说来也怪,虽然学生们来这里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写生,有的做地理考察,有的纯粹就是来放松——但大家都在这个方圆百米的区域内活动,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独特的魅力吧。

我注意到,每当有新来的同学找不到集合地点,老生们总会用“就在往常那个百米内的老地方”来指路。这个说法已经成了他们之间的默契,既亲切又准确。毕竟在这片开阔的峡谷地带,百米范围确实能涵盖好几个经典的观景点。

约定成俗的相遇

继续往峡谷深处走,遇到叁位正在测量土壤样本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他们告诉我,这学期已经来了七八次。“邻近学子相约青铜峡做课题研究特别方便,”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说,“交通便利,地貌典型,而且总能遇到其他学校的同学,偶尔还能交流一下研究心得。”

他们的指导老师补充道,青铜峡作为黄河上最年轻的峡谷,地质结构特别有研究价值。加上景区设施完善,安全有保障,很适合学生开展野外实践。“你看,那边是师大地理系的,这边是工大的,大家各做各的,但又都在视线范围内,互相有个照应。”

这让我想起刚才在观景台听到的对话。有个女生正打电话给迟到的同学:“你就往人多的那块走准没错!”确实,在这片区域,你总能找到同龄人的身影。有时是正式的组织活动,有时只是叁两好友的自发聚会,“邻近学子相约青铜峡”渐渐成了校园里流行的休闲方式。

夕阳开始西斜,峡谷披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晕。我注意到学生们开始收拾器材,但并不急着离开。他们叁叁两两地坐在石阶上,分享着今天的收获——或是几张满意的速写,或是一组珍贵的数据,又或者,只是晒得微红的脸庞上那满足的笑容。

回程的路上,我又经过早晨那个观景台。此时游人渐稀,但仍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凭栏远眺。他们在暮色中的剪影,与古老的峡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或许明天,又会有新的学生在电话里说:“老地方见,就是青铜峡100米内学生约的那个平台。”这个简单的地理坐标,因为青春的身影,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