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兼职百元叁小时通话

发布时间:2025-11-02 12:39:57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本地论坛里,有个帖子特别火,标题就叫“莆田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兼职百元叁小时通话”。乍一看,我还以为是啥新的诈骗套路,仔细一打听,才发现是这么回事。

我家楼下小卖部的老板娘张姐,有天跟我唠嗑说起她儿子的事。她儿子小磊正上初二,平时挺内向的,最近却突然主动说要帮忙送快递赚零花钱。张姐本来挺高兴,觉得孩子懂事了。结果有次交话费,发现手机莫名多了几十块通话费,一查记录,全是同一个陌生号码,每次通话都超过半小时。

意想不到的电话内容

在张姐的追问下,小磊才支支吾吾地说,那是他在做的“兼职”——帮一个培训机构打电话,主要内容就是跟家长聊孩子的学习情况。对方承诺,打满叁小时能给一百块钱。

“你说现在这孩子都在想啥呢?”张姐边整理货架边叹气,“我问他为啥要去打这种电话,他说同学都在做,而且比送外卖轻松,坐在家里就能赚钱。”

说来也巧,没过几天我表妹来家里做客,她正好在教育培训机构工作。聊起这事,她一拍大腿:“姐,你说的这个我太熟悉了!我们行业里确实有这种‘电话调研’的活儿,雇初中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更真实,不像销售。”

表妹说,这些孩子上岗前会接受简单培训,拿到一份“话术清单”,上面写着怎么开场,怎么回答家长的问题。比如家长问“你们是哪里的机构”,他们就会说是“学习调研中心”;问“收费吗”,就回答“目前完全免费,只是想了解学生需求”。

“但这里面有问题啊,”表妹压低了声音,“有些机构会把这些通话录音当成‘家长咨询’的证据,用来吸引投资。还有些更过分的,会在通话中套取家长的联系方式,转手卖给其他机构。”

听到这,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莆田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这种兼职存在。对培训机构来说,雇初中生成本低,效果还特别好——谁能拒绝一个孩子真诚的声音呢?

隐藏在通话背后的思考

这件事让我想了很久。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普通的兼职,但实际上反映了现在中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他们早早地接触到了成人世界的规则,知道用劳动换取报酬,却未必能分辨哪些劳动是合适的。

就像小磊,他觉得自己靠“说话”赚钱很聪明,既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又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他没意识到,自己的单纯可能被别人利用了。

我后来找了个机会跟小磊聊了聊。这孩子其实挺有想法的,他说班上好多同学都在找各种兼职,有的在短视频平台拍小剧情,有的做游戏代练。“反正放学后时间那么多,与其打游戏,不如赚点钱。”

他的话让我想起自己上初中那会,顶多就是帮爸妈做做家务,然后收点“劳务费”。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多,想法也更复杂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生兼职百元叁小时通话的工作,虽然来钱快,但长期来看未必是好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过早地陷入功利性的兼职,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形成。

这件事在小区里传开后,不少家长都开始关注孩子的通话记录和零花钱来源。学校也在最近的家长会上提到了这个问题,建议家长们多跟孩子沟通,引导他们选择更适合年龄的实践活动。

张姐后来给小磊在图书馆找了个整理书籍的志愿者工作,虽然没报酬,但能接触到很多好书。小磊开始不太情愿,去了几次后,反而喜欢上了那里的氛围。

其实啊,中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点零花钱,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大人要怎么引导,帮他们找到既安全又有意义的途径。毕竟,成长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每个阶段都有它该做的事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