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高要站小巷的地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11-04 11:21:40 来源:原创内容

高要站小巷的日常风景

那天下午路过高要站附近,正好听见两位拉着买菜车的大姐在路口聊天:"你说现在这些站小巷怎么越来越难找了?"另一位摆摆手:"可不是嘛,改造了不少,不过我知道有两条还留着。"这番对话突然勾起我的兴趣,便顺着她们指的方向慢慢溜达过去。

转过两个街角,眼前的景象突然变得不一样了。这条巷子不宽,勉强能过一辆叁轮车,两侧的老房子还保留着骑楼的样式。二楼窗户伸出的晾衣杆上挂着各色衣裳,在微风里轻轻晃荡。巷口修鞋老师傅的摊子前放着几个马扎,等着顾客来取修好的鞋子。

再往里走,空气里飘着刚出炉烧饼的香味。卖烧饼的老板娘系着围裙,正用长夹子从炉子里取饼。"在这条巷子做了十几年了,"她边装袋边说,"街坊们都习惯了这个味道。"确实,每隔几分钟就有熟客过来,不用开口,老板娘就知道他们要甜的还是咸的。

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老手艺

巷子中段有家裁缝铺,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在踩缝纫机。铺子不大,但墙上挂满了改好的衣物。"现在年轻人都不学这个了,"他停下手中的活计,"但老街坊还认我的手艺。"说话时,有位阿姨拿着条需要改腰身的裤子进来,两人自然聊起家长里短。

隔壁修理铺的老板正在修电磁炉,摊开一桌子的零件。他告诉我,这条巷子虽然看起来旧,但该有的生活服务都能找到。"从前头走到后头,补鞋的、修拉链的、配钥匙的,都在。"他说着指了指巷尾,"连磨剪刀的老师傅每周叁都会来。"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店,实际上构成了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支撑网络。特别是对不太会用手机的老年人来说,能在步行范围内找到这些便民服务,确实方便不少。有位大爷来配钥匙,和老板聊起儿子要接他去新小区住,他直摇头:"那边什么都新,就是找不到这些老手艺人了。"

傍晚时分,巷子渐渐热闹起来。下班的人匆匆穿过,偶尔在熟食店前停下买点菜;放学的孩子在小巷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门前聊天,手里的蒲扇慢慢摇着。夕阳把斑驳的墙壁染成金色,整个巷子弥漫着温暖的生活气息。

站小巷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一座城市的记忆。新建的商业街固然光鲜亮丽,但这些寻常巷陌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图景。每扇门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摊位都连接着街坊的日常需求。

天色渐暗,我准备离开时,又看到巷口那对聊天的阿姨。她们已经买好了菜,正准备各回各家。其中一位对我说:"明天早上来,巷子东头还有卖新鲜豆腐脑的。"我点点头,心里想着,或许明天真该来尝尝。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