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丹江口私享外卖服务工作室
这几天路过沿江大道,总能看到那栋灰色小楼亮着暖黄色的灯光。门口不时有穿着制服的小哥提着食盒匆匆进出,保温箱上印着“丹江口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的字样。
说真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什么高端会所。后来才听常点的骑手说,这家店压根不接待堂食,专注做外送服务。主厨老陈原本在五星酒店干了十几年,去年带着团队出来单干。“现在大家聚会都爱在家凑堆,我们直接把酒店菜品送上门多好。”他边颠勺边跟我说起创业初衷,锅里的蒜香排骨正滋滋作响。
藏在居民区里的美味据点
工作室藏在临街居民楼的叁层,要不是闻到窗口飘出的椒麻香气,根本发现不了这个美食据点。那天我跟着配送员上楼取餐,看见开放式厨房里五六位厨师正忙着摆盘。琉璃盏装着的冰镇龙虾,青花瓷盘里的葱烧海参,连搭配的刀叉都成套打包。
“很多客人都是商务宴请,家里来重要客人也会订餐。”值班经理小林帮我整理餐盒时介绍,“我们连加热步骤都写在卡片上,确保菜品和刚出锅时一样。”她说着掀开汤盅让我看,乳白色的鱼汤还在咕嘟冒泡。
这让我想起上周邻居家办满月酒,就是在丹江口私享外卖服务工作室订的席。八菜一汤用保温箱送到府,拆开就能直接摆桌。当时那道金汤佛跳墙,宾客们都夸比酒楼现做的还够火候。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能在家舒舒服服吃顿宴席,确实比在包厢里正襟危坐自在多了。上周我试了他们的新派楚菜,装在便当盒里的珍珠圆子居然保持着刚蒸好的湿润度,配的蘸料还单独用小巧的料碟装着。
说到配送,他们有个特别贴心的安排。如果订餐金额超过五百块,会有专人在送达后停留十分钟,帮忙检查菜品是否完好,还能现场加热。这个月他们新增了时令菜单,昨天送来的清蒸翘嘴鲌,打开食盒时鲌鱼身上的豉油还在微微颤动。
或许这就是现在餐饮的新趋势——不需要华丽门面,用味道和服务打动食客。就像主厨老陈常说的:“客人筷子停不下来,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今晚我又点了他家的竹荪鸡汤,准备配着电影慢慢享用。打开食盒那刻,浓郁的香气瞬间盈满客厅,这大概就是平凡日子里最实在的幸福感吧。